**特鲁尔斯·莫雷加德:那是我生命中最黑暗的时期**
今年夏天,当23岁的特鲁尔斯·莫雷加德在奥运会乒乓球比赛中击败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国选手王楚钦,最终斩获银牌时,那震撼人心的几天仿佛直接从传奇漫画《Buster》中跳出来的情节。他更以一己之力带领瑞典队夺得团体银牌,瞬间成为国民英雄。
今年一月,他加冕"耶林奖"(瑞典体坛最高荣誉),这个原本被认为会颁给撑杆跳巨星杜普兰蒂斯的奖项,最终被他收入囊中。"我到现在还觉得难以置信。"他在获奖后对《晚报》说道。
**奥运后翻天覆地的生活**
如今的日常生活已回归平静,但这份"平静"与奥运前截然不同。他在中国成了超级巨星,走到哪儿都有人求合影;父亲卡勒不得不接手儿子的全部日常事务,因为所有人都想分走这位"镀银男孩"的一点时间。
**问:奥运后生活有哪些变化?**
答:"几乎方方面面——从被人认出来,到几乎每天都有人告诉我'因为你开始打乒乓球'。我做了很多从未想过的事,比如登上时尚杂志、去从未去过的地方。"
**问:你几乎在瑞典掀起乒乓球革命,感受如何?**
答:"太美妙了,但听到这种评价时还是难以消化。当我去俱乐部看到孩子们举着六边形球拍(我的标志性装备)时,真的特别感动。"
**问:听说在中国他们叫你'上帝'?**
答:"他们有各种昵称,奥运后流行叫'上帝',之前是'小兄弟'。中国人喜欢给偶像起外号,但我发现必须用实力赢得这些称呼。"
**低谷与重生**
**问:奥运前状态如何?**
答:"乒乓球层面根本不是巅峰。此前半年很糟糕——连败、长途奔波、抽签不利、早早出局后独自回家。那段时间在不断认识逆境中的自己,过得非常痛苦。奥运前一个月是我职业生涯最低谷。"
**问:具体说说?**
答:"我的职业生涯从青少年时期就一直上升,小时候在欧洲同龄段总是顶尖。但奥运前参加大赛却屡战屡败。这种长时间低迷让我特别难受。后来我和家人深谈,奥运前在家休整了几周,完全按自己的节奏调整。没有那段缓冲期,绝不可能有后来的成绩。"
**心理训练独辟蹊径**
**问:你会做专门的心理训练吗?**
答:"我只在失败时'训练'心理。从不会主动做心理练习——虽然很多人这么做,但对我而言很别扭。当人们讨论这些时,仿佛乒乓球就是生命的全部。但对我来说,运动之外的平凡生活才至关重要,这也是我坚持住在瑞典的原因。"
**与传奇的羁绊**
**问:瓦尔德内尔曾短信建议你'多发反手短球'?**
答:"(笑)这建议很合理,因为他反手接发球容易占优。问题是怎么执行。"
**问:他奥运期间给了你多少支持?**
答:"他特别关心我们,常发鼓励信息,偶尔也支招。他对所有队员都这样,是个超级暖男。"
**问:你曾说不想被拿来与瓦尔德内尔、佩尔森等传奇比较?**
答:"现在的乒乓球和当年完全不同。我有自己的风格、六边形球拍、独创打法。在我看来,如今比赛更艰难——赛制缩短,高手数量是过去的十倍。"
**问:活在前辈阴影下是否像种诅咒?**
答:"特别是当你还没取得成绩时。20年前瑞典称霸世界乒坛,我们总被拿来比较,这种压力曾经很折磨人。"
**六边形球拍的秘密**
**问:怎么开始用六边形球拍的?**
答:"始于2021年休斯顿世锦赛(他获亚军时)。Stiga品牌想打造新形象,也觉得这种设计更优。从技术角度看,我能更清晰感受击球触感,而且击球面积增加11%,对很多人确实有帮助。"
**问:没人质疑这种"异形球拍"合规吗?**
答:"规则只规定胶皮必须认证,对拍形完全开放。世锦赛初亮相时大家都在笑,但很快笑不出来了——(笑)你甚至可以带披萨铲上场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