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04年,宋真宗派曹利用去辽国和谈,临走叮嘱:绝对不能割地,给钱可以,多少

小博大史 2025-04-07 11:31:15

公元1004年,宋真宗派曹利用去辽国和谈,临走叮嘱:绝对不能割地,给钱可以,多少都可以。曹利用领命而去,结果刚出皇宫,当朝宰相寇准就拦下了他:和谈的最大上限就是30万,如果超过了这个数,我一定会杀了你。 燕云十六州的归属权问题,一直是宋辽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辽景宗病逝后,12岁的耶律隆绪继承大统。主少国疑之际,其母萧太后选择与旧情人韩德让联盟,清除朝中敌对势力,并让国家逐步走上正轨。 宋真宗景德元年,萧太后发动南下战争,先在遂州生擒宋将王先知,又在云州俘获观察使王继忠。 此时,辽军距离北宋都城汴梁,只有一步之遥。紧张的情绪开始在宋廷蔓延,迁都之说甚嚣尘上。 宰相寇准的态度很强硬,他不但不同意迁都,还要让宋真宗赵恒御驾亲征。 赵恒不是个雄武君王,起初他并不同意以身涉险,但寇准力陈利弊,终于说服了赵恒。 赵恒亲征,极大的鼓舞了士气,前线守将奋勇作战,一箭射杀了辽南京统军使萧挞凛。 自那以后,辽军的士气受挫,也让萧太后不得不考虑议和之事。辽军战线过长,孤立无援,一旦宋军形成了包围圈,辽军将全部覆没。 于是,萧太后派归降的宋将王继忠,前往宋营商议和谈之事。 赵恒并非穷兵黩武之人,他只想守着一亩三分地当个自在君王,全然未曾想过收复失地,扩张领土。尽管寇准、杨延昭等人,都劝赵恒一鼓作气,全歼辽军,可赵恒还是决定接受和谈。 赵恒开始挑选议和的使者,枢密院率先举荐曹利用。赵恒以“此乃军国大事,不可轻举妄动”拒绝了这项提案。 随后,枢密使王继英又继续举荐曹利用,赵恒在权衡利弊过后终于同意。 曹利用临行前,赵恒给他定下了谈判方针:“辽军南下,并非想要我宋朝国土,无非是求些金银财宝。关南之地,乃中国领土,不可许之,汉代用玉帛赐给匈奴单于,有成例在先。” 财大气粗的赵恒还说:“只要不割地,能讲和,辽国要多少我们就给多少。” 曹利用问:“底线是多少白银?” 赵恒淡然一笑:“如果迫不得已,百万也并非不可。” 当时寇准就在旁边,不过他没有参言。寇准明白,赵恒一心想讲和,如果此事表态,恐怕会触犯龙颜。 寇准私下找到曹利用,表示:“皇上虽然说可以给辽国百万,但是若要超过三十万,我就要了你的脑袋。” 曹利用拍着胸脯保证:“辽国贪得无厌,令人作呕。若其贪得无厌,我绝不敢活着回来。” 来到辽营,萧太后和她的情夫韩德让,在马车上接见了他。果然不出所料,萧太后张口就是让宋廷割让关南土地。 曹利用严词拒绝,起身离开。 不久后,赵恒又派曹利用出使。萧太后还是拿着关南的土地不放:“当年后晋为了讨好辽国,把关南送给了我们。后周又将其夺取,传给了你们。现在,应该把它还给辽国。 曹利用不卑不亢:“你说的事情,无关我们宋朝。实话实说,就算你现在提出让大宋给你一些金银玉帛来补贴军费,我都不知道皇帝会不会同意。至于你说的割地,我都不敢回去禀报。” 曹利用坚决的态度,咽的萧太后一时说不出话来。 辽国政事舍人高正始怒气冲冲的走上前来,大声说道:“此次率军南下,为的就是收复旧土。若只得一些金银财宝就退兵,我们该如何向百姓交代?” 曹利用问道:“如何交代,那是你们的问题,不是我大宋朝的问题。再者,你为何不能替辽国士兵和百姓想一想?按照你的意思,这仗必定还会继续。死伤的都是平民百姓家的子弟,农户们也不能休养生息,为何还要如此执拗?” 高正始本想动手,被萧太后一个眼神拦了下来。 萧太后明白,想让宋廷割地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她也是真心想求和,所以退而求其次,开始跟曹利用商量宋辽议和事宜。 双方最终达成和议,宋辽两国以兄弟相称。赵恒称耶律隆绪为弟,称萧太后为叔母。双方以白沟河为界,北面是辽国领土,南面是宋朝江山。 同时,宋朝每年向辽国提供“助军旅之费”十万两白银和二十万匹丝绢。 至于岁币之事,曹利用与萧太后几经讨价还价,最终定在了三十万白银上。 这个价格,正是当初寇准给曹利用的底线。 赵恒得知后,大喜过望,还说:“才三十万两,这么少,不错,你很会办事嘛。” 这正是澶渊之盟,也是宋朝向北方政权屈辱纳贡的开始。      

0 阅读:392

评论列表

用户14xxx64

用户14xxx64

2
2025-04-07 19:11

赵二家子孙就只这点格局

猜你喜欢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