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在市场上看见虾挺新鲜的,一问价格也不算太贵,25一斤,于是我就要了一斤。摊主麻利的捞出一些虾,控干水装到了袋子里准备称重,我一看这袋子又厚又大,赶紧跟他说别带着袋子称,结果人家一听直接跟我说不卖了,还说他们就挣个袋子钱。这事儿让我心里挺不舒服的,明明虾的价格还算合理,可这袋子一掺和,感觉就像被坑了。我偏不信邪,还是把虾买了回来,回家一称,袋子居然有75克重!算下来,这袋子就值4块钱,要是买更贵的海鲜,那袋子岂不是更值钱? 这种事儿在市场上挺常见的,商家靠袋子赚钱,消费者却得多掏腰包。市场管理方是不是该管管了?规定商家必须“去皮”称重,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不是更好吗?咱们老百姓买东西,图的就是个实惠,可别让这些“小聪明”给坑了。大家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经历,咱们一起讨论讨论!
穷的叮当响,装什么大尾巴狼。昨天去超市买水果,碰上同事的妈妈,她是超市水果区的员
【17评论】【36点赞】
用户12xxx43
卖什么就是什么,秤完再装袋,觉得卖便宜了你可以加价。口头上便宜,实际上在袋子和水上找偏差,太鸡贼了,没诚信,该罚。
青牛座
沥干水给你都很良心了,还想人家不要袋子,第一次买海鲜吧?如果不要袋子喊价40你买吗?房屋公摊成了惯例证明附合大众消费心理
用户18xxx59 回复 04-10 13:48
骗人被骗成习惯了,不让骗不受骗反而难受了!
无涯
很多年前去南戴河,本地超市梭子蟹25一斤,南戴河早市18一斤,但是八两称、厚袋子、有水,一折算还是25……
夜行货车
跟公摊一个道理,没有公摊,单价就是不是这个单价了,没有粗绳子厚塑料袋,单价就加上去。阳谋难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