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有一16岁年轻漂亮的寡妇吕氏,公婆将其关在一间四周密封,只留一个小洞的屋子里。一关就是15年,从来没有出去过,除自己亲子外,再没有见过其他人。忽然一日,寡妇突然有了身孕,产下一子。 这是当地的一个谜题,至今还未解开。 生活在京城根儿的张家,是京城有名的名门望族,家主是个举人,名叫张远志,有个儿子张俊儒,是当地有名的才子。 张俊儒15岁那年,中了秀才,娶妻吕氏,是当地富商之女。 二人婚后举案齐眉,婚姻生活十分美满。 但张俊儒没有因为结婚影响学业,而更加努力了,经常因为一篇文章苦读夜读,独居书房。 一日,张俊儒在读书时又遇到一个难题,因而苦思冥想了三天三夜未睡,待想通后,已是第四天黎明。 张俊儒很是开心,正准备站起伸个懒腰,忽觉头晕目眩,倒在地上,等家人发现时,已经死去了。 吕氏因此十分伤心,想要追随而去,却忽然想要呕吐不止。 张远志夫妇见状,忙给儿媳请一声,一探脉果然是喜脉,吕氏因此悲喜交加,打消了轻生念头,准备将孩子生下来。 张远志是个老学究,觉得儿子死了,媳妇再时常露面与人接触多有不便,于是便在自家偏远盖了一栋没窗的房子。 等吕氏进去后,又将门封死,只留两个洞口,一个送饭,一个取便溺之器,再留了一个丫环在门口伺候。 吕氏虽然心中苦,但被女人三从四德等观念束缚,便默认了公公的做法。 就这样,吕氏独自在小黑屋里过了十个月,待到要生产时,张远志才命人凿开屋门,让稳婆进去。 经过一番折腾,稳婆抱出来了个小男孩,张远志欣喜不已,给孩子取名张怀儒,然后便抱走又重新封了门窗,自己亲自教导张怀儒。 待到张怀儒6岁时,张远志想送他去读私塾,在古代,这是一件大事。 因此张远志重新叫人凿开屋门,让张怀儒和吕氏见了一面,吕氏见儿子已经这么大心中五味杂陈,眼泪不住往下流。 可是张远志依旧把孩子带走了,重新封了屋门。 转眼张远志18岁了,考中了探花,学问功名远远超过了爷爷。 于是张怀儒便对张远志道:“自从出生起,便是祖父悉心教养,孙儿心内感激,但是如今孙儿已经功成名就,不知可否允许孙儿去见母亲一见,一来聊表思念,二来聊尽孝道。” 张远志此时年纪已大,没了年轻时的固执,于是便答应了孙子。 张怀儒得到祖父允许,连忙来到了偏院,流着眼泪隔墙对吕氏表达思念之情。 吕氏在墙内,哭的泪人一般。 张怀儒道:“自孩儿呱呱坠地,便不得相见,如今孩儿学有所成,母亲难道还忍心不见孩儿吗?” 这一问,问的吕氏心酸不已,只得答应儿子砸开墙壁。母子二人见面,抱头痛哭,哭过后,二人来到堂前椅子上坐下,闲话家常。 这一聊便忘了时间,张怀儒也因说话过多,口渴之际,喝了一大壶的茶水。 由于多年未与母亲相见,张怀儒因此不好意思在母亲面前提及内急之事,于是便借口要换衣服,偷偷去小解,用的是吕氏的溺器。 随后,张怀儒又来到吕氏身边,聊了不多时,便向母亲告辞离去了。 张怀儒走后,吕氏命人重新筑起墙壁,在不知情中,用了张怀儒用过的溺器。 怪事就发生在这之后,吕氏惊觉自己竟然怀孕了,吕氏心慌不已,守寡十六年,如今竟然怀孕,吕氏难以启齿,只得将此事瞒了下来。 直到孩子足月瞒不住了,才命人凿开墙壁,找来稳婆,产下一个男婴。 这事,在张家成了悬案,谁都不愿意提及。 然而张怀儒有个远房叔叔,名叫张俊杰,知道了这事,便打起了张怀儒家产的主意,当时民风淳朴,这些事一旦公告天下,张家自然是要在京城待不下去的。 于是张俊杰伙同了地痞流氓,将吕氏守寡十六年怀孕产子的事,告到了官府,罪名为:母子私通。 县官李道仁是个清官,不愿意听张俊杰一面之词,便把张怀儒传到堂上。 张怀儒听罢,难受的哭昏过去,等到被弄醒,才将当日之事一一说来,并哭诉道:“我与母亲多年未见,怎么才见一面就被冤枉,传出这等腌臜之事。” 县官道:“当日还发生何事,你可有所隐瞒?” 张怀儒红了脸道:“我偷偷用了母亲的溺器,想必母亲不知自己也用了。” 县官道:“你母守寡多年,阴气重,你阳气重,这阴阳相冲,想必就是怀孕的原因了,这样的孩子,是没有骨头的,将孩子抱过来一看便知。” 于是,孩子被抱上公堂,一查果然无骨。于是县官杖责了张俊杰,并将男婴交给张怀儒道:“这样的孩子活不长的,后事你好好料理,此案已结,你回去吧。” 就这样,吕氏怀孕产子一事成了一个迷,当地人现在聊起时还津津乐道。 注:此文是民间故事,选自《民间故事之糟粕》
古时,有一16岁年轻漂亮的寡妇吕氏,公婆将其关在一间四周密封,只留一个小洞的屋子
麻麻赖赖
2025-04-07 14:57:49
0
阅读: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