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惟仁(1885年—1938年4月13日),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高等教育班毕业,国民政府江苏绥靖公署参议,抗日英烈。
1933年,江惟仁任第五十三军第一一六师副师长。这年,日寇侵占榆关、席卷热河,直指长城各口,平津受到威胁。中国军队在长城各口设置第一道防线。江部扼守界岭口、喇嘛洞,坚守阵地,英勇杀敌,打退日寇多次进攻。
1934年春至1935年3月,江惟仁入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学习。毕业后,任第五十七军第一〇八师师长,驻军甘肃省合水县一带。他尽量避免和红军作战,埋头治军,等待时机,准备抗日。蒋曾两次调他“剿共”,都被他以各种借口消极拖延。蒋遂免去其师长职务,调任江苏绥靖公署少将参议。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江惟仁正在北京探视病重的老母亲,第五十一军军长于学忠电邀其到蚌埠抗日,他闻讯后不顾妻子阻拦选择南下。此时,于部已退到江苏淮阴,江惟仁寻找未果,遂返回庐江老家。
1938年,已升任第三集团军总司令的于学忠又发电相邀。4月8日,江惟仁率卫士孙振英、韩玉林、刘其香、彭世硅4人离开庐江赶赴前线参加抗日。时于部驻苏鲁皖边区,他们取道舒城、六安,向蒙城进发。
13日,抵蒙城吕望集姜子牙庙,距蒙城约20里。时近黄昏,该地联保主任杨西侯慌忙赶至说:“敌人据此不远,师长可退息乡村以避敌。”江惟仁向来刚直,听后大怒道:“吾本欲杀敌,奈何闻敌而退!”毅然下榻庙中。是夜,他令卫士荷枪实弹戒备。时至三更,闻讯赶来的日寇骑兵将姜子牙庙包围。一时枪声大作,孙振英、韩玉林中弹身亡。江惟仁拔出手枪对着闯进庙门的日寇猛烈射击,且战且退,敌紧追不舍,他弹无虚发,毙敌五名,伤七八名,敌特务机关长亦被击毙。弹尽后,他拔出短刀与敌相搏,日寇不敢靠近,遂以机枪猛射。江惟仁身中数弹,壮烈殉国。
江惟仁殉国后,国民政府下令褒扬烈士英勇捐躯事迹,追认他为抗日烈士,对其家属予以抚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蒙城县政府将其事迹收入县志,并为其立碑于烈士陵园。
198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江惟仁为革命烈士。
2015年8月24日,江惟仁将军入选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