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州一男子的手机号码价值48万,已经使用了20多年,为了防止号码欠费被收回,男子特意往里面充值了一万元,可一段时间过后,男子傻眼,他被客服告知号码被注销,客服:话费已经过期,手机号自动注销回收了! 这事得从1999年说起,那时改革开放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手机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李大哥,当时还是个朝气蓬勃的小伙,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决定给自己添一部手机。 当销售人员把一张崭新的SIM卡递到他手中时,李大哥看到上面的号码,瞬间眼睛放光,竟然是五个数字依次排列的7。 要知道,在咱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数字7寓意可不一般,有“起”的谐音,象征着运势上升。一旁的朋友也忍不住羡慕:“这号可真靓,我这卡全是8,都没你这有特色。” 李大哥脑子一转,跟朋友提议:“要不咱俩换号?我给你这五个7的号,再给你加3000块,换你那五个8的,咋样?” 朋友琢磨了下,自己对号码也没啥特别执念,还能多笔收入,就答应了。谁能料到,这看似随意的一次交换,让李大哥得到了个日后价值飙升的靓号。 随着时代飞速发展,通讯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11位数号码成了主流,李大哥的5位靓号却因为稀缺,价格一路水涨船高。 有人出价10万想买,李大哥果断拒绝,在他心里,这号码承载了太多回忆,是多少钱都换不来的。后来有人加到20万、30万,甚至出到48万,李大哥依旧不为所动。 李大哥这人做事谨慎,他心里清楚,靓号虽值钱,但要是欠费被注销,那可就竹篮打水一场空了。于是,他一不做二不休,往号码里充了1万。 在当时,1万可不是小数目,很多家庭一年都存不下这么多钱。李大哥觉得,充了这1万,号码肯定稳了,就像上了双重保险。 后来,李大哥因工作需要,又办了个新号码,这个靓号就被他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偶尔拿出来看看,心里都满是踏实。 2018年,李大哥的儿子考上了英国的大学。出国前,李大哥思来想去,决定把这个珍贵的号码交给儿子。 他想着,儿子在国外人生地不熟,用这个号码,就像家里人在身边陪着一样。 而且,里面充了1万,儿子在国外用个一两年肯定没问题。儿子带着号码去了英国,偶尔会用它跟家里联系,分享国外的趣事。 可谁知道,一年后儿子学成回国,满心欢喜想用这个熟悉的号码时,却发现怎么都打不通。 李大哥父子俩赶忙跑去营业厅询问,营业员一查,告知他们:由于该号码已超过90天未进行充值,按照规定已被自动注销。 李大哥当场就懵了,自己明明充了1万,怎么可能欠费?就算要注销,运营商咋也不提前通知一声呢? 李大哥心里越想越气,他怀疑是不是有人盯上了自己的靓号,故意使坏。 这事在网上传开后,网友们议论纷纷。有人觉得运营商太不近人情,用户充了这么多钱,就因为没在90天内再次充值,就把号码注销,太不合理。 也有人说,规则就是规则,大家都得遵守,不然号码资源不就乱套了? 但从李大哥的角度看,他为这个号码倾注了太多感情,而且充值时也没人跟他说清楚90天的限制。 这就好比你买了个贵重物品,以为万无一失,结果突然被人告知,因为没遵守某个隐藏规则,东西没了。 在这件事里,运营商和用户都有自己的立场。运营商制定规则,是为了合理分配号码资源,防止号码长期闲置浪费。 可对于李大哥这样的用户来说,靓号不只是个通讯工具,更是情感寄托和财富象征。 这就像天平的两端,一边是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一边是个人权益的保护,该怎么平衡,确实值得深思。 说不定以后,运营商在制定规则时,能多考虑下用户的特殊情况,提前把规则跟用户讲明白,用户也能更清楚自己的权益和责任,这样类似的矛盾或许就能少一些。
2016年,广州一男子的手机号码价值48万,已经使用了20多年,为了防止号码欠费
小娅说知识
2025-04-07 17:09:3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