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彦夫,这位经历过长津湖战役后四肢截肢且瞎了一只眼的英雄,在1956年回到老

混沌于浮云 2025-04-07 19:15:06

朱彦夫,这位经历过长津湖战役后四肢截肢且瞎了一只眼的英雄,在 1956 年回到老家时,母亲那句“你还是回去吧,娘养活不了你”让人心酸。他本是农家子弟,却怀着对祖国的热爱,14 岁参军,为解放事业和国家安全立下赫赫战功。 朱彦夫的故事得从他的出身说起。1933年,他出生在山东沂源县一个穷苦农家,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小时候就常帮着干活。1947年,14岁的他毅然参军,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那时候,国家正处在解放战争的关键阶段,他一个小毛孩儿,满腔热血就上了战场。孟良崮战役中,他跟着部队冲锋陷阵,年纪小却不怕死,多次冒着枪林弹雨送信、传令。后来淮海战役,他又拼了命往前冲,负了好几次伤,硬是咬牙挺了过来。因为表现英勇,他三次拿到了三等功,部队里都说他是个好苗子。 1950年,抗美援朝打响,朱彦夫跟着部队上了朝鲜战场。长津湖战役是最惨烈的一仗,零下几十度的天气,冻得人骨头都疼。他和战友们穿着薄棉衣,扛着枪在雪地里拼命。敌人的炮火特别猛,他所在的连队打到最后几乎全军覆没。一颗手榴弹炸过来,他被震得昏死过去,等醒来时才发现四肢伤得不成样子,左眼也瞎了。他是连里唯一的幸存者,被救回来时已经奄奄一息。 国内的医院里,他整整躺了93天,昏迷不醒。医生给他做了47次手术,双腿膝盖以下截了,双臂手腕以下也没保住,右眼视力也几乎没了。出院时,他坐着轮椅,身上全是绷带,活下来已经是奇迹。可这时候,他才23岁,人生才刚开始。医院给他安排了条件不错的生活,但他没答应,非要回老家。他说,自己是农村人,离不了那片地。 1956年,朱彦夫回到了沂源县张家泉村。村里人看到他这模样,都替他难受。他娘更是一见他就哭,脱口而出那句“你还是回去吧,娘养活不了你”。这话听着多心酸,可也真不是埋怨,就是家里太穷,实在没辙。朱彦夫心里不好受,但他没抱怨一句。他知道,光靠家里养活自己是不可能的,得自己想办法站起来。 刚回来那阵子,他连吃饭都不会。没了手脚,怎么端碗?怎么拿筷子?他就用残胳膊夹着棍子练,一次次掉饭,一次次再来。洗脸、穿衣,全得从头学,像个刚出生的娃娃。好不容易适应了,他又开始琢磨怎么干活。他不甘心就这么闲着,总觉得自己还能干点啥。 村里那时候穷得叮当响,地里收成不好,吃饱都难。朱彦夫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开始带着村民修水渠、开荒地。自己走不了,就让人抬着去田边,拄着拐杖指挥。修水渠时,他守在旁边盯着,累得满头大汗也不歇。开荒地,他教大家怎么挖土、怎么平整,自己没法上手,就用脚指方向。种庄稼时,他让人把他抬到地里,检查土好不好,庄稼长得行不行。在他带头下,村里慢慢有了灌溉渠,荒地也变成了粮田,日子总算有了点盼头。 村民们开始还不信他能行,可看他这么拼,也跟着干了起来。有次山洪把水渠冲垮了,他不顾大雨让人背他去看,指挥大家抢修,直到水渠修好。几年下来,张家泉村变了样,地里庄稼绿油油,村民吃饭也能见点白面了。大家伙儿都说,没朱彦夫带着干,哪有这光景。 朱彦夫的事迹传开后,很多人被他感动。他没啥豪言壮语,就是实打实地干,把村里人凝聚起来。后来,他还常去村里的小学给孩子们讲过去的事。上了年纪,他身体更差了,可村里有啥大事,他还是要去。修路时,他让人搀着站在台上给大家鼓劲,村民们干得热火朝天,他就在边上看着,脸上总挂着笑。 到晚年,朱彦夫的身体越来越不行了,但他从没停下过。他去世时,村民们自发送他,走过他修的那条土路。他的故事传遍了全国,有人叫他“中国的保尔·柯察金”。他用残缺的身体干了一辈子实事,硬是把穷村子带出了希望。张家泉村如今的模样,全是他一点点拼出来的。

0 阅读:56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95

用户10xxx95

2
2025-04-07 19:58

居然没有评论他是英雄。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