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专家:关税会让美国越来越脆弱

亚太日报 2025-04-07 19:22:50

作者:泽米尔·阿万 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巴基斯坦智库“全球丝绸之路研究联盟”创始主席  编译:艾仁 在经济日益相互联系的全球化世界中,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几乎所有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口产品征收关税,在国内和国际上都引发了一场风暴。虽然其意图是维护美国的经济利益,但这种保护主义举措的更广泛后果可能会严重削弱其想要实现的目标。 从潜在的贸易战和国内通胀到国际疏离和全球领导地位的削弱,这些政策的后果可能会让美国在相互联系的全球秩序中更加孤立、竞争力下降、越来越脆弱。 关税的理论与现实 从经济角度来看,关税传统上用于保护新兴产业、减少贸易逆差或向贸易伙伴施加压力。从历史上看,像美国这样的国家一直谨慎地使用关税——将其用作谈判工具,而不是保护主义的钝器。 但如今的情况不同了。美国不再是一个制造业密集型经济体。它的优势在于高科技创新、服务、金融和国防,而不是纺织或基本消费品等低技术、劳动密集型行业。试图通过关税壁垒重振这些行业,既忽视了经济可行性,也忽视了结构性现实——美国工资太高,全球供应链效率太高,这样的策略无法成功。 缺乏共识的单方面决定 或许最令人不安的是这些关税的出台方式。特朗普总统通过行政权力颁布了这些关税,绕过了国会,回避了公众讨论。这一决定——缺乏民主监督和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引发了整个政治领域的不安。 著名的共和党参议员、行业领袖和州长批评此举是经济上的鲁莽行为,可能会损害他们的选民。公众的反应迅速而强烈,密歇根州、俄亥俄州和威斯康星州等地爆发了大规模示威活动,这些州的农民和制造商都担心遭到国外的报复。 2025年3月,超过50,000名示威者聚集在华盛顿特区,这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反对贸易政策的集会之一。他们传达的信息很明确:美国工人和消费者将首当其冲地承受这些关税的影响,而不是外国。 谁真正为关税买单? 尽管有政治言论,但关税并非由外国出口商支付。成本转嫁给了美国进口商、零售商,最终转嫁给了消费者。无论是来自韩国的智能手机还是来自德国的机械,更高的进口关税都意味着商店货架上的价格更高。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最近的一项分析估计,由于这些关税,普通美国家庭每年可能面临1,300美元的额外支出。对于已经在努力应对通货膨胀和生活成本上升的中产阶级家庭来说,这一负担是巨大的。 此外,小企业——美国经济的支柱——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与大公司不同,它们缺乏财务缓冲来吸收不断上涨的投入成本或在一夜之间重新安置供应链。 战略例外还是政治恩惠? 新政策一个特别令人费解的因素是其选择性应用。中国、加拿大、墨西哥和德国等主要经济大国成为目标,而俄罗斯和一些小贸易伙伴却奇怪地被豁免。 鉴于俄罗斯仅占美国进口的一小部分,这一豁免似乎更多的是象征性的,而不是战略性的。然而,它提出了令人不安的问题:贸易政策是由经济逻辑——还是地缘政治算计和个人外交——塑造的? 这种不一致破坏了关税的合法性,削弱了美国在全球舞台上的道德和战略地位。 全球反应:盟友惊慌失措,对手斗志昂扬 全球对特朗普总统关税的反应非常强烈。美国的传统盟友对此深感失望和担忧,他们认为这是破坏多边主义和全球合作精神的单边侵略性举措。 欧盟发表联合声明,谴责关税“毫无道理,损害了全球贸易规范”。德国总理朔尔茨警告说,美国的新立场可能“引发一段我们以为在20世纪已经摆脱的经济对抗时期”。 加拿大是美国邻国,也是其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它将关税描述为“对数十年伙伴关系和共同增长的攻击”。总理卡尼宣布对美国农产品和汽车征收报复性关税,誓言“保护加拿大工人和工业”。 中国采取了更具战略性的方法,将关税定性为美国衰落的证据。北京在商务部的一份声明中指责美国“放弃全球领导地位”,并誓言要深化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金砖国家内的贸易关系——但美国不会参与其中。 即使是长期的安全和贸易盟友韩国、澳大利亚和日本也表达了他们的不满,并暗示将重新评估与美国的经济合作。与此同时,俄罗斯对此表示欢迎,认为这证实了该国长期以来对西方贸易虚伪的批评。 这种压倒性的担忧表明,关税政策不仅会破坏经济,还会腐蚀外交。 全球报复:多米诺骨牌效应 如果历史教会了我们什么的话,那就是关税战往往会升级。为了应对美国的关税,欧盟、中国和印度已经宣布了针对美国商品(如大豆、波旁威士忌和汽车)的反制措施。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2025年初提起的贸易争端数量创下历史新高,长期经济报复的风险现在迫在眉睫。如果这种针锋相对的恶性循环持续下去,可能会导致大范围的经济混乱、失业和全球贸易放缓。 世界银行警告称,主要经济体之间长期的关税冲突可能会在两年内使全球GDP的2.5%(约2万亿美元)蒸发殆尽。仍在从通胀压力和供应链中断中恢复的美国不会毫发无损。 破坏美国的联盟和全球影响力 除了经济影响之外,这些关税政策还可能破坏美国几十年来精心培育的联盟。德国、韩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国家——在经济和军事方面都是美国的长期盟友——对一刀切的关税战略深表担忧。 相比之下,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上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等经济集团发展势头强劲。这些集团正在打造新的贸易路线、替代支付系统和一体化市场——而美国却没有参与其中。 美国日益增长的保护主义可能会加速其地缘政治孤立,将更多国家推入中国和其他新兴大国的轨道。这不仅关系到贸易,还关系到美国作为全球治理规则制定者和议程制定者的角色。 经济外交的终结? 过去,美国巧妙地利用贸易让步来获得外交影响力、加强联盟并促进稳定。贸易政策与外交政策、软实力和领导力交织在一起。 通过将这些关系简化为单纯的交易,新的关税制度代表着对传统美国外交的彻底背离。如果现在以牺牲地缘政治影响力为代价来优先考虑经济收益,美国可能会失去两者。 重新思考前进的道路 虽然关税背后的意图——保护美国利益——是可以理解的,但其做法存在缺陷,执行不透明,后果深远。 该政策已经引发国内骚乱,引起两党批评,并使国际伙伴关系紧张。它有可能使美国人的日常生活变得更加昂贵,引发贸易战,并降低美国的全球影响力。 美国不应退回到经济民族主义,而应重申其对公平、透明和合作贸易的承诺,利用外交和创新——而不是孤立主义——作为经济进步的工具。 在当今相互依存的世界中,领导力需要合作——而不是对抗。美国必须做出明智的选择。 注:本文为亚太日报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0 阅读:13

猜你喜欢

亚太日报

亚太日报

全球视野、传播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