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从高位退下来的高官,与附近寺庙的住持方丈关系很好。有一天,两人在一起下围棋

裂谷长河 2025-04-08 10:03:22

有一位从高位退下来的高官,与附近寺庙的住持方丈关系很好。有一天,两人在一起下围棋,不知不觉太阳落山,方丈让徒弟在厨房里用白水和面揉面,然后切成细丝,仍就用白水煮熟,然后加了一点点素酱,端上来两大碗。 方丈热情的让那位高官品尝,可官员平日里吃的都是些山珍海味,看着眼前的清水面条,未免感觉有些寒酸,就推脱道:“大师,我已经吃过了,您自己享用吧。” 方丈看出了高官的心思,劝道:“就尝一口吧,别瞎了徒儿们的一番心意。” 听到这里,高官也不好推脱,拿起筷子,夹了几根。这面条刚进口中,就散发出阵阵香气,咀嚼吞咽后,更是回味悠长。 高官忍不住又吃了几口,不一会儿一大碗面被吃的一干二净。 高官不好意思地说:“大师,还有吗?能不能再盛一碗?” 方丈捋着胡子笑了起来:“本以为不合您胃口,也就只做了一碗。” 高官忍不住赞叹:“这是鄙人有生以来,吃过最好吃的面。” 回家以后,高官成功被寺庙中那沁人心脾的面条种草。他毕竟不是出家之人,不能常去寺庙里蹭饭,于是吩咐家里的厨子,以后做面条时什么佐料也不用添加,就加些素酱。 厨子感到十分诧异,心想难不成主人也开始吃斋念佛了,不过他也不好多问,照做便是。 可没想到,厨子做的清水面,全家上下一口也咽不下去。 为此,厨子没少受挨骂。在酒楼中掌勺多年的他,最受不了旁人对其厨艺的质疑。 厨子开始在和面、加水等过程中,反复实验,不断改善,可做出来的面就是没人爱吃。 高官气冲冲的说:“再做这种猪都不吃的东西,你就卷铺盖走人吧!” 眼看职业生涯即将断送,厨子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提着菜刀就闯进了寺庙。 厨子怒目圆瞪,将刀架在方丈的脖子上:“老秃驴,今天我给你两条路。一是把下面的配方交出来,咱们相安无事;二嘛,我就送你去西天见如来佛祖。” 方丈焦急的辩解道:“好汉,我们给你家主人做的,就是普通的素面,什么也没有放啊!” “我看你这老秃驴,分明是不想活了。”说着,厨子的刀架的更紧了。 方丈的脖子上已经有血渍渗出,他明白如果不以实相告,肯定是性命不保。 方丈颤颤巍巍的表示:“壮汉,您说的没错,那的确不是素面。我们专门去挑那些半大不大的小鸡,买回来切成生肉片,再放上面粉,一同搅碎后晒干。接着,倒进石磨里搅和一遍,再用筛子筛除骨头渣。这样做出来的面条,什么调料都不用放,味道自是鲜美无比!” 厨子不屑的哼了一声:“遁入空门,本应清心寡欲,你们却用如此狡猾的计谋,来满足口腹之欲,真是悲哀。” 回去以后,厨子按照方丈交代的办法,给主人制作面条,果然,面条口感鲜美无比,高官一家都吃的大快朵颐。 这方丈是不正经的和尚,人以类聚,物以群分,高官能与他结为朋友,自然也是污点官员。 两人关系如此要好,是因为这高官经常借着关系,让官府向该庙拨款。 拿到的款项,高官一半,老方丈一半,与其说他们是朋友,倒不如说是合作伙伴。 有个人去朋友家做客,朋友很想留他在家里吃饭,可翻遍了口袋只找到了8文钱,家中的老仆人自告奋勇,称有办法做一桌饕餮盛宴。 老仆人用6文钱买了鸡蛋,又剩下的2文买了韭菜和豆腐渣。 不一会,第一道菜做好了,菜品很简单,就是韭菜上摆着两个鸡蛋黄。 老仆人笑着跟主人和客人说:“这道菜虽然简陋了些,却有个好名字--两只黄鹂鸣翠柳。” 紧接着,第二道菜端上了桌,韭菜上面摆了一圈熟蛋清,这叫一行白鹭上青天。 第三道菜叫“窗含西岭千秋雪”,说白了就是少许菜籽油炒的豆腐渣。 “门泊东吴万里船”自然是第四道菜,老仆人把鸡蛋壳敲碎了,放进清汤里,又点了几滴酱油。 客人看完,非但没有嫌弃,反而十分高兴,对主人说:“想不到,你家老仆人都有如此的文学功底。”      

0 阅读:1072
裂谷长河

裂谷长河

裂谷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