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贺龙去世前几天,突然听到窗外传来几声猪叫声,他咽了几下唾沫,对妻子薛

时说历史 2025-04-08 10:20:35

1969年,贺龙去世前几天,突然听到窗外传来几声猪叫声,他咽了几下唾沫,对妻子薛明说:“好想吃一口猪耳朵!”

贺龙,这个名字本身就如同一面旗帜,飘扬在中国革命的天空,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每一个片段都值得后人铭记。

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贺龙以其独特的个性和坚定的信念,在革命的道路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有一则广为流传的故事,生动地展现了贺龙的性格特点,当年,张国焘企图分裂红军,贺龙毫不客气地对他说:"当你是共产党员的时候,我还是个'军阀';现在,我做了共产党员,你反而变成了军阀,你张国焘是人变猴子,倒退了!"

这番话语犀利而幽默,既显示了贺龙的政治立场,也体现了他直率豪爽的性格。

不仅如此,贺龙在支持毛泽东与江青的婚姻问题上也表现出了独特的态度,当时,许多中央领导人对这桩婚事持保留态度,但贺龙却大声说道:"堂堂一个大主席,讨个女人有什么了不起,谁再议论我枪毙了他!"

这番豪言壮语,不仅体现了贺龙对毛泽东的支持,也展现了他敢作敢为、不拘小节的性格特点。

然而,贺龙的贡献远不止于此,在抗日战争时期,他担任第120师师长,率部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大捷。

在这场战役中,贺龙指挥有方,带领部队给予日军沉重打击,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一战役不仅提振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也奠定了贺龙在军事上的卓越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贺龙的贡献依然不可小觑,他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家体委主任等重要职务,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

正是在他的努力下,中国体育事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因此,贺龙被后人尊称为"中国体育之父",这个称号不仅是对他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他为国家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认可。

然而,历史的车轮并非总是朝着光明的方向前进,贺龙遭受了不公正的对待,但即便在这样艰难的时刻,他依然得到了挚友周恩来的鼎力相助。

周恩来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将贺龙夫妇接到自己家中居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挚的革命友谊。

这段时期,贺龙每天都会趴在窗户上往外看,原来他是在等待周恩来回家,周恩来当时工作繁忙,常常工作到天亮才回家。每次看到周恩来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西花厅,贺龙都感到无比心疼。

这种相互牵挂、彼此关心的情谊,正是他们深厚友谊的真实写照。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喜欢和伟人开玩笑,1969年6月9日,贺龙含冤离世,享年73岁。

他的离去与林彪的政治迫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贺龙听到窗外传来的猪叫声,突然对妻子薛明说:"好想吃一口猪耳朵,"这个简单的愿望,却道出了一个革命元勋最朴实的人性一面。

它让我们看到,即便是像贺龙这样的伟人,也有着最普通的生活向往。

贺龙的妻子薛明在丈夫生命的最后时光里,给予了无微不至的照顾和陪伴,她强忍悲痛,用坚强的态度支撑着贺龙,体现了革命伴侣之间那份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薛明的付出,不仅是对丈夫的爱,更是对革命事业的忠诚。

令人遗憾的是,在贺龙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和挚友周恩来未能见上最后一面,这成为了两位老战友心中永远的遗憾,周恩来得知贺龙离世的消息后,内心充满了悲痛。

他深深地认识到,贺龙的逝世不仅是他个人的损失,更是整个国家的巨大损失。

直到1975年,也就是贺龙去世六年之后,追悼大会才得以举行,尽管此时周恩来自己的身体状况已经非常不佳,但他仍然坚持抱病参加。

在追悼会上,周恩来面对贺龙的遗像,深深鞠躬七次,这七个躬,不仅是对老战友的深切悼念,更是对一段跨越半个世纪革命友谊的最后致敬。

0 阅读:30
时说历史

时说历史

时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