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的湟鱼泛滥成灾,为何无人敢吃?一位50多岁的老渔民告诉我:青海湖里有12.03万吨湟鱼,随手就能捕捞到,但当地人就是不吃。这是为什么呢? 半河清水半河鱼,这就是青海湖每年夏季都会出现的特定景观,这便是湟鱼,数量能到达这样惊人的地步,为什么人们并不将其当作食物呢? 有人认为这种鱼并不好吃,有人认为这种鱼吃起来不健康,实际上,这些并不是真相,真正的原因有两个。 湟鱼这种生物在青海湖中是“皇族”,它们的家族庞大,并且在湖中的发展历史悠久,同时也是当仁不让的湖中珍宝。 青海湖本来就有着极具优美的自然景观,加上湖中特产湟鱼,这样的噱头经常吸引很多人来游玩。 游客对特定的物种也会产生极大的好奇,这时候,湟鱼便成为了很多人眼中的美食。 可是面对可观的经济效益,人们还是不愿意染指湟鱼,这并不是因为湟鱼不能吃。 相反,在曾经大饥荒的时候,湟鱼也没能躲过被吃的命运,诚然,湟鱼的确自带浓重的腥味,但这些都阻挡不了当地人捕捞的脚步。 他们耐心的将湟鱼处理干净,放心食用,不仅能够补充蛋白质,还能够滋养健脾,补血养气,这样大补的东西也曾风靡一时。 最严重的时候,人们日夜不停的捕捞,而湟鱼也正是在这时候,遭遇了“灭顶之灾”。 它们的生长需要花费二十年,大量的捕捞让它们根本没有周期进行正常繁衍,再加上人工捕捞对河道的破坏,导致一些鱼卵无法正常进入河道,这些伤害都是致命的。 随着人们的生活变好,湟鱼也渐渐从人们的食谱中消失,因为,当地人传统观念当中,鱼本是一种神圣的生物。 再加上他们水葬习俗的影响,水生生物都是他们十分珍视的,除非特殊情况,否则,当地人是不会去捕捞它们的。 但是,依靠人们的自觉还不能达到好的效果,所以,国家也开始在各个方面下功夫了。 看着濒危的湟鱼,最有效的办法当然是法律,于是,强有力的法律也成为湟鱼的保护伞。 要知道,在没有强力手段保护的情况下,青海湖大的生态将会有很大程度的损害,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看看湟鱼的作用就知道了。 在自然灾害时期救过千万人民生命的湟鱼,也在默默无闻中守护着这一片净土。 青海湖极其周边的生态环境之所以能够欣欣向荣,离不开青海湖的生命供应,但如果青海湖生态瘫痪了呢? 青海湖不与外界相通,其中的养分需要有生命体进行转化,承担这一重要责任的便是湟鱼,它们每天在湖中吐纳生命气息,也为其它生物提供好的生存环境。 维持水质平衡之后,它们还会吸引水鸟栖息,这样才会让湖周围的生态有生机勃勃的景象,如果没有它们,水鸟将不再归来,周围的生态也将变得死气沉沉。 因此,国家开始大力保护,为了帮助脆弱的湟鱼生长,工作人员也是日日夜夜在一线做研究,依靠科学手段帮助它们繁衍。 封湖计划,零捕捞手段最终都有了很好的成果,别看现在的湟鱼数量已经大大增加,其中大部分都还只是“宝宝”呢。 为了给他们创造更好的温馨家园,还需要国家与人民的共同守护。 信息来源:《12.03万吨!青海湖里的湟鱼有这么多!》青海日报
山上石壁发现的这是化石吗
【8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