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第一次授衔大会前,毛主席拿着参会者名单端详了很久开口问道:“那个靠着一

张梁看历史故事 2025-04-08 13:42:58

1955年第一次授衔大会前,毛主席拿着参会者名单端详了很久开口问道:“那个靠着一人之力,砍杀了27个敌人的军中吕布为什么没在名单上?”毛主席口中的军中“吕布”究竟是何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白刃战成为日军在中国战场上一种极具象征性的作战方式。   每当弹药用尽时,刺刀便成了最后的解决手段。   在日俄战争后,日军总结出“精准射击”与“白刃战”这两大作战信条。   在“精准射击”方面,日军偏爱“三八大盖”步枪。   日军不仅在步枪上加装刺刀,连冲锋枪等武器也不例外。   他们认为,近距离肉搏战能够体现出士兵的血性。   而在这种作战方式中,日军往往具有绝对的优势。   缺乏先进武器的中国军人在与日军作战时显得力不从心,尤其是在近战中,日军精湛的刺杀技巧使得他们在白刃战中屡屡占得先机。   在白刃战的训练中,八路军尤其注重实战化训练,强调通过“几打一”来弥补个人武器上的差距。   尽管如此,中国军人在与日军单独对抗时,仍然处于劣势。   不过吕俊生的身手却能让日军闻风丧胆。   吕俊生身处乱世,他的体格十分强健。   由于贫困,他很早就开始当学徒、做长工。   吕俊生逐渐意识到自身的体魄可以为他带来优势。   因此,他开始在武馆里进行系统的武术训练。   在武馆中,吕俊生可以轻松举起比自己还要重的石墩,甚至有些师傅都无法做到这一点。   有一次,他参与了一场村里的拔河比赛。   比赛开始时,吕俊生并未计划参加,但看到场面热烈,他决定上场。   没想到,他一人便将对方的十几个人全部拉了过去。   练武虽然能够强身健体,但经济压力促使吕俊生放弃了武术。   他四处漂泊,走过山西、河南等地。   1937年日本侵略,东三省被完全占领。   吕俊生深感愤怒。决定参军。   吕俊生加入了中国红军。   红军的土地政策让吕俊生对这支队伍充满了向往。   1940年,吕俊生的部队随同八路军投入到山东夏津一带。   此时,正值中国与日本的激烈对抗期。   尽管我军在装备上远逊色于敌人,但凭借灵活的战术,我军在与敌人交战时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   特别是在缺乏弹药的情况下,吕俊生等战士迎接了白刃战。   在使用大刀对抗敌人的刺刀时,吕俊生的身手更加迅速。   尽管当时大刀的质量远不如敌人的刺刀。   此后,百团大战展开,而吕俊生毅然加入其中。   在战斗中,吕俊生的力气非常大,而且手榴弹投得极为精准。   敌人设置了大量的碉堡,他通过精准的投掷手榴弹,成功摧毁了敌军的多个堡垒。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战斗后,吕俊生请求组建了一支投弹小组。   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他单枪匹马冲入敌军阵地。   尽管敌人的士兵经过严密训练,但吕俊生将数名敌军士兵击倒。   敌人面对吕俊生的勇猛攻势,纷纷陷入恐慌。   在战斗结束后,他被评为战斗英雄,并被选拔进入军队进行进一步的培训。   培训结束后,他被任命为通讯连的连长。   1942年,他带领部队参加了一场重要的战斗,战斗中,吕俊生不仅成功消灭了百余名敌人,而我方仅有一名战士负伤。   此次战斗后,吕俊生的部队被誉为英雄连队。   一次执行任务时,他意外与大部队失联。   尽管敌军派出大量兵力进行地毯式搜索,吕俊生巧妙地与敌人周旋,找到了敌人防线的薄弱点,成功脱险。   在撤退过程中,吕俊生还击毙了多名敌军士兵。   紧接着,在一次敌军驻地附近的侦查中,他和战士们遭遇了五名日本士兵。   局势危急,吕俊生立即扑向最近的敌兵,并迅速解决了这一威胁。   敌军未能反应过来便被全数消灭。   吕俊生的英勇事迹还有很多。   为了掩护战友撤退,他不幸被敌人炮火炸伤。   伤愈后,他便迫不及待地投入到新的战斗中。   此时,他参与了一个针对汉奸的行动,在这次行动中,吕俊生冲锋在前,成功抓捕了汉奸头目。   抗战胜利后,吕俊生回到了家乡,致力于建设家乡。   然而,吕俊生拒绝了政府为他申请的补贴。   1955年,毛主席在审核授衔名单时,突然询问起吕俊生。   然而,吕俊生已退役,未能入选军衔名单。   得知此事后,毛主席表示遗憾,并指示妥善安置吕俊生的生活。   参考文献:[1]刘宏志.时代精神与英雄形象塑造——论革命历史小说与新革命历史小说中的抗战英雄形象塑造[J].中州大学学报,2017,34(4):12-17  

0 阅读:107
张梁看历史故事

张梁看历史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