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硬桥硬马的科技感十足的科幻小说
语芙聊文学
2025-04-08 16:36:30
🍄
好久没有读到过这种硬桥硬马的,科技感十足的科幻小说了。现代科幻的热点,太多的都是思考未来人类的生存形态会是怎样的进化?无论是未来的星际穿行, Ai智能觉醒,……大多都离不开这样的思考。现在的科幻小说构想的未来生存空间,着实有些太过飘渺,离我们有些远。其实人类连自己生存的太阳系,了解的都不怎么深广。
🍄
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对火星的开发已经达到了新的高度。艾姆斯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就预测到了行星工程学将会有广阔的未来发展前景。特别是对火星上的水资源利用。他们讨论了在未来可以将火星籍贯上的冰融化形成若干各个人工海洋,然后利用能适应火星环境并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逐渐改造火星上的大气。人类第一次大规模的火星技术验证行动“三角洲行动”的初衷便是为了开发火星上的水资源。
🍄
这一次的测试地点是一个被命名为D6的小型永久性冰原。溶解冰原的能源基本上都是数控的核裂变与核聚变反应堆。以及在21世纪下半夜已经取得非运营发展的超级基本粒子工程学的巧妙组合,而这个系统的设计者就是埃里克高桥副主任。他才30多岁,皮肤白皙,个子不高,外表看起来就像一个学生。他就是这次极冠溶解行动的真正推动者。 当冰原里的冰块逐渐溶解。基岩逐渐显露了出来。他们突然发现。冰原下的岩石上居然有一幅巨鸟图形的图画,那个图画就像南美洲的纳斯卡巨画一样。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火星上会有南美洲的纳斯卡巨画呢?
🍄
木星密涅瓦基地,这里是木星太阳化计划的研究中心。计划试图通过中微子引发木星内部核反应,将其变成第二个太阳。科学家们还发现一个中型黑洞正在逼近太阳系。科学家们想出一个。大胆而疯狂的计划,也许只能在科幻小说中出现吧。他们想把木星当成一个炸弹,炸毁黑洞,改变它的轨迹。
🍄
科幻小说就应该这样,硬核的科学构想,严谨的科学逻辑,这样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深思。现在太多的科幻小说,承载了太多作者的思想,哲思有余,科学不足。《再见了 木星》是一部真正的的硬科幻。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