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称不能屈服于向美帝国进贡#【英媒:不能屈服于“向美帝国进贡”】英国《卫报》网站4月4日刊登题为《对特朗普关税最后通牒的看法:进入美帝国的贡品》的文章。全文摘编如下:
在白宫玫瑰园,唐纳德·特朗普站在汽车工会工人面前宣布了“解放日”,承诺为普通民众挺身而出。这一承诺是否会兑现尚无定论。不管怎样,他都会宣布胜利。这位美国总统提出的不仅是一项经济计划,而且是一项帝国计划。
特朗普的逻辑——如果存在的话——就在他周三挥舞的关于“外国贸易壁垒”的397页报告中。它传达的信息极其简单:你可以把你的商品卖给沃尔玛的购物者,但前提是你要让美国的云服务提供商收集你的数据,让美国的媒体充斥你的屏幕,让美国的科技垄断企业按照它们(而不是你)的条件运作。
一周的最后通牒和捏造的国家紧急状态暴露了特朗普议程背后的故作姿态。美国总统提出的关税和经济民族主义不是为了纠正贸易不平衡,而是强迫其他国家接受美国的经济主导地位——不需要美国牺牲其国内优势。美国继续保持贸易逆差,不是因为它从国外“借钱”,而是因为世界其他国家愿意用实物商品换取它们无法发行的美元。特朗普要求对这一特权进贡:控制数字基础设施,强行让高科技食利者进入,以及压制竞争对手的技术。尽管特朗普的外交政策是交易性的,但其对国内的影响很可能是变革性的,而且不是以一种好的方式。关税让所有人都面临涨价,尤其是穷人,同时保护了当地生产商免受竞争。
与此同时,正如特朗普明确表示的那样,这些收入不是专门用于公共投资或产业政策,而是用于有利于富人的减税。在这种体制下,关税向上再分配:穷人支付更多,因此亿万富翁支付更少。
与其说这是“反全球化”,不如说这是“后全球化”。美国寻求的不是退出世界,而是一个服从新条件的世界。美帝国仍在赚钱,但现在要求赚更多、花更少——对外援助被削减,多边规则被快速达成的双边协议取代。如果盟友想要进行贸易,它们还必须获得谷歌云服务的许可,购买波音飞机,并抵制中国的影响。贸易、技术和安全被捆绑在一个单一的寻租外交政策中。
然而,市场却不那么信服——市场持续崩盘不仅反映了对衰退的担忧,也反映了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种模式不是一个季度的调整。这是一种范式转变。就连特朗普也承认,这种痛苦可能是真实存在的。
对于包括英国在内的其他主要经济体来说,其任务是减少对美国的依赖——通过深化区域一体化、投资技术自主权,以及限制在美国控制的金融、科技和国防领域的风险敞口。(编译/王海昉)
用户12xxx45
你是哪根葱啊?亲爹你都敢造反!那你立马换人
郑纲
说了不算☑️
善良的人
原来美国很快,动不动就要收集信息,这目的要监控人还是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