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俄罗斯提供弹药?俄军炮弹上写着中文,我国到底有没有帮忙。俄乌冲突中,咱们国家到底有没有直接军援大俄呢,前段时间,外国媒体发表的一张图片闹得沸沸扬扬,俄军所使用的导弹上竟然刻着中文,难道说,中国真的向大俄出口弹药了? 咱们先说答案,出口是不可能出口的,只要俄乌冲突不结束,这辈子都不可能向大俄出口炮弹,这枚刻着中文字的炮弹是怎么回事,一切还得从头说起。 2023年,俄乌冲突激战正酣,在这期间,西方国家一直密切关注着俄军的动向和状态,其中就发现,俄军把D20牵引式榴弹炮给搬到了战场上。 这款榴弹炮已经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产物了,属于老掉牙的武器,但俄军却一直没让它退役。 就凭借这一点,西方人开始起哄了,说大俄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因为他们的武器库快要见底 可是,还不等西方人高兴太久,不对劲的地方就出现了,这款榴弹炮发射的152mm炮弹不对劲,这是来自中国的炮弹,上面刻着的中国字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仔细看图片,左边这枚炮弹上,第一行刻着152,后面紧跟着两个字,第一个字是“火”,第二个字是左边一个“火”,右边一个“卜”,第二行是“37-83-13”,第三行好像是一个加号。 “152”这个数字很好理解,是炮弹的口径,单位是毫米,第一个中国字大家都认识,但第二个字是啥意思呢?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这是日本字,还有些人说这个字根本就不存在,或者是军队里的“黑话”,故意写错的,其实都不是,这个字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是“爆”的二次简化汉字。 众所周知,在上个世纪的中国“文坛”,曾爆发过两场“汉字简化浪潮”,因为有很多人觉得汉字太复杂,不利于学习,简化后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 而二简字就是在1977年开始推行的,当时的人们觉得“爆”字太复杂,就干脆写成了一个“火”加一个“卜”,类似的还有把“展”字简化成“尸”下加一横。 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二简字在1986年被正式废除了,但再此之前是汉字大混用的阶段,传统字、一简字和二简字都被广泛使用,而这枚炮弹上刻着的字,很可能就是在这一年代生产的。 既然如此,那基本就可以确定,俄军手里的152mm炮弹,的的确确是中国制造,但是,这并不能说明,真正要搞清楚的事情是,这些炮弹到底是不是中国在俄乌冲突时援助给大俄的。 152毫米弹药,来自中国,可并不一定就是中国援助给大俄的,因为这种炮弹在很早之前就退出了解放军的历史舞台,现如今,我们的炮弹都改成了155毫米了。 152毫米弹药问世于上世纪60年代,中间有30年的生产时间,到了90年代中期才彻底停产,不过,一般情况下,我们国家可能会保存着一部分152毫米弹药,毕竟这是解放军发展历史的见证。 但这,并不足以证明中国军援了大俄,至于这款弹药为何会出现在俄军手里,其实跟伊朗有关。 前面提到,炮弹的第二行有三个数字,分别是37、83和13,其中“83”就代表着这枚炮弹是在1983年生产的。 而那一年,正好是两伊战争最为激烈的阶段,为了打赢战争,不管是伊朗还是伊拉克,都在广泛进口武器,其中就包括我们的152毫米弹药。 或许伊朗进口得有点多,也或许是战事不再激烈,那些没有用完的炮弹便被伊朗封存了起来。 一直到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伊朗坚定地站在了大俄这边,并且向大俄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而152毫米弹药正是援助的一部分。 就这样,152毫米弹药阴差阳错跑到了大俄的手里,由此可见,关于“中国军援俄罗斯”的话题,就是彻头彻尾的谎言。 编辑:凡友
库尔斯克大反攻!乌军第47旅碾碎俄"北极熊"防线。4月10日,乌军第47机械化
【23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