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又起!”3个被烧死的女大学生还没说话,小米汽车又出事了。西安一女子

雪声和弦 2025-04-09 09:48:15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3个被烧死的女大学生还没说话,小米汽车又出事了。西安一女子开小米上高速,本想体验智驾系统,却没想到在过收费站时,车子毫无征兆的失控,从40码暴增到70码,直直撞向路边路桩。 智能驾驶,这个概念近年来随着新能源车的兴起而备受瞩目。它仿佛为人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蓝图:只需坐在驾驶座上,就可以轻松应对各种路况,甚至无需把手放在方向盘上。 然而,最近发生在西安高速公路上的一起事故,却为这幅乐观的图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这起事故的当事人是一位驾驶小米SU7的女性。据悉,她在启用了辅助驾驶功能后,车辆突然失去控制,急速冲向路边的水泥桩。所幸在千钧一发之际,驾驶员及时采取了刹车措施,才避免了一场灾难性的悲剧上演。 对此,小米官方给出的解释是,该车型属于基础配置,未搭载激光雷达,因此无法探测到前方障碍物。 这番表态立即在网上引发了激烈的争议。有人质疑,既然没有配备关键的感知设备,厂商又怎能轻易允诺自动驾驶的功能? 这桩事件不禁让人联想到不久前另一起悲剧:三名刚踏入社会的女大学生,在乘坐一辆智能电动车时不幸遇难。 面对接二连三的事故,公众不得不心生疑虑,新能源车厂商吹嘘的种种黑科技,真的靠谱吗?倘若连路上的障碍都无法识别,又怎能指望它们在复杂的交通场景中游刃有余? 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它依然存在诸多局限性。 目前市面上的产品绝大多数仅能提供辅助驾驶的功能,远未达到完全取代人工操控的程度。一味盲目夸大其能力,无异于把驾驶员推向危险的边缘。 一些消费者对智能驾驶系统的过度迷信,也值得反思。他们错误地认为可以高枕无忧地听任系统摆布,却忽视了自身应承担起监管和把控的责任。 要知道,技术再先进,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总会存在死角和隐患。唯有时刻保持警惕,才能将意外风险降到最低。

0 阅读:0
雪声和弦

雪声和弦

雪声和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