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突然掐断十多种半导体材料出口,在美国对中国加税 54% 三天后跟风出招。 光刻胶、高纯氟化氢这些材料占中国进口量的 60%,而国内芯片厂手里的光刻胶库存据说只够撑 90 天。这事儿看似突然,实则早有伏笔。 日本在半导体材料领域深耕几十年,尤其在光刻胶、氟化氢等细分市场占据全球主导地位。 比如光刻胶市场,日本信越化学、JSR、东京应化三家就垄断了全球 70% 以上的份额,其中 ArF 光刻胶几乎被日本企业包揽。 这种垄断地位让日本在关键时刻能卡住脖子。但这次限制出口,本质上是配合美国的 "科技脱钩" 战略。美国刚加税,日本就跟进材料管制,明摆着要在供应链上对中国形成双重挤压。 再看中国的应对。商务部已经明确反对日本的出口管制,强调这种做法会损害两国企业利益。但更关键的是中国在半导体材料领域,到底有多少东西形成自主生产了。 来看,南大光电、多氟多和恒坤新材这三家中国公司,其生产的 KrF 光刻胶已经通过客户验证并批量销售,ArF 光刻胶也进入验证阶段;广信材料龙南基地新增的 1.6 万吨 / 年 PCB 光刻胶产能正在试生产,预计 2025 年下半年全面投产。 这些进展说明,虽然高端光刻胶短期内仍需进口,但国产替代的步伐正在加速。 从行业规律来看,光刻胶的验证周期通常需要 2 年左右,这意味着中国企业要完全替代日本产品还需要时间。 但日本断供反而会倒逼国内晶圆厂加快验证本土材料。比如信越化学因地震断供 KrF 光刻胶后,中芯国际、华虹等企业就加速导入恒坤新材等本土供应商的产品。 不过,这种“压力测试”或许会在短期内带来阵痛,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不过,这些阵痛都是供给链条改革的必经之路。 日本试图通过短期的供应链扰动迟滞中国半导体发展,但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完整的工业体系决定了这种策略难以奏效。 正如中国在 "十四五" 规划中明确提出的,半导体产业要实现自主可控,必须在材料、设备、设计等全链条发力。 日本的限制措施,只会让中国更加坚定地走这条道路。未来,随着国产材料产能的释放和技术的成熟,所谓的 "90 天库存危机" 终将成为产业升级的垫脚石。
日本突然掐断十多种半导体材料出口,在美国对中国加税54%三天后跟风出招。
承载盘点
2025-04-09 12:00:03
0
阅读:1098
39度
要做占领日本的长远性规划。
用户11xxx12 回复 04-10 14:15
他敢不卖给我们可以打他。
qq.com
中国及俄罗斯应考虑在日本驻军,确保二战战败国老老实实
用户10xxx44
那么就完全抵制日货!!!!!!!!!!让它狗日的倭寇自用吧!!!!!!!
悟道有代价
2年验证期那是在平时,等米下锅估计1个月就验证完了。
海燕 回复 04-11 22:43
2月
文心
这也给中国有研发企业的机会,要好好把握机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