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主席躲进农妇家。没想到,敌人搜查时,农妇却说:“你们要找的人,在我家!”然而,就是这一句话,26年后,她收到邀请,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国庆十周年之际,主席亲切接见了一位农妇,在众人的搀扶下登上天安门观礼,引起无数群好奇。如此重要的仪式上,能上天安门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这位农妇有何过人之处,能享受如此高规格的待遇? 若是主席听见人们的窃窃私语,恐怕会笑着说句:“黄妈,可是带着人民群众翻身做主的大功臣。甚至于我这条命,都是她给的!” 话说1927年前后,红军刚成立不久。为了吸引更多同志加入红军,主席也就经常下乡帮助乡亲们,一来二去的,也就认识了黄菊喜。 黄菊喜见主席长得像自家大儿子,干活勤快人也老实,就想着认他做干儿子,主席欣然答应,经常来黄妈家里烧火做饭。后因要务赶到其他地方之前,还特地留了些盘缠给村民,随即在众人依依不舍的目光下离去。这一别,就是6年。 直到1933年,黄菊喜才与干儿子重逢。然而这次相遇的背后,却是一场生死危机。 这天主席面色匆匆赶来,黄菊喜还未来得及欣喜寒暄,就听见他说了句“黄妈,我需要躲一躲”,随即跑向一间屋里。闻言,黄菊喜顿时知道是国军找人来抓他了,赶忙招呼着儿子也躲进另一间屋子。 没多久,国军的人就来了。他们持枪站在村口,指着一众老小恶狠狠道:“共产党的人在哪,交出来饶你们不死!”说完还朝着天空开了一枪,吓得稚童嚎啕大哭。 见状,黄菊喜知道不交人,村里的人都得遇害,于是朝着国军喊道:“军爷,你们要找的人在我家,放过俺们村吧!”说完,她就恭恭敬敬地请士兵跟随自己,进入家门。 没走两步,黄菊喜的脚步就停了,指着一间屋子说人就在这。民党的人进去一看,果真有个男子躲着,随后拿出画像一比,还真是主席! 可实际上那人并非主席,而是黄菊喜的儿子。见到母亲含泪点头的瞬间,儿子便明白了她的意思,嚷嚷着“就算抓了我,共产党也不会灭亡!”随即在羁押中渐渐远去。 临走前,他用口型比了个“孩儿不孝”,黄妈也在民党士兵走远后跪坐在地,嚎啕大哭。 此时主席面容悲怆,含泪而出,只能抱着黄妈安抚,发誓必定会为人民谋来幸福。而在16年后,新中国成立,这位英雄母亲看着报纸号外,泪如雨下。 又是10年,国庆之际,主席带着母亲站在天安门城楼之上,看着大好河山。时值77岁的黄菊喜听着威严庄重的国歌,再也忍不住泪如雨下,悲怮的哭声被歌声覆盖。“儿啊,你看见了吗,这些都是你换来的……” 黄菊喜的故事,是最纯粹的爱国情怀。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一位平凡的农妇愿为大业牺牲一切,无疑是最令人动容的奉献精神。可看着如今国泰民安,曾为党献出生命的儿子,应该也会含笑九泉。 信息来源: 咸宁市政府 | 《党史上的咸宁记忆07》——英雄母亲黄菊妈 文 | 秦玖 编辑 | 史叔
1933年,主席躲进农妇家。没想到,敌人搜查时,农妇却说:“你们要找的人,在我家
剑指天涯笑江湖
2025-04-09 13:42:43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