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7月,一位浑身是血的退伍军人穿着裤衩冲进中南海,后来李先念等6位副总理

风城春史呀 2025-04-09 14:12:45

1976年7月,一位浑身是血的退伍军人穿着裤衩冲进中南海,后来李先念等6位副总理亲自接见了他,听完他讲述后,李先念说:“都听你的,你说吧,让我们干什么。”随后他指挥6位副总理打了一场“大仗”。 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市区的夜空异常沉寂。开滦煤矿唐山矿区的灯光依然明亮,矿井下近万名煤矿工人正在进行夜班作业。作为矿工会副主席的李玉林,刚刚结束一天的工作,正和家人在家中休息。他曾是一名军人,转业后来到开滦煤矿工作,凭借着军人的作风和对矿工的关心,很快就得到了工友们的信任。 凌晨3点42分,大地突然剧烈震动。李玉林和家人被掀翻在地,幸运的是,一个大衣橱护住了他们。当他们好不容易从废墟中爬出来时,眼前的场景令人窒息:周围建筑物坍塌、道路布满裂缝,整个矿区陷入一片黑暗。 "地震了,还有那么多兄弟在井下!"这个念头像闪电般击中了李玉林。作为矿工会副主席,他深知地震对井下矿工的致命威胁。当时的矿区已经停水停电,通讯设备全部损毁,无法向上级报告灾情。李玉林当机立断,决定亲自赶赴北京求援。 凭借军人的敏锐,他迅速找到了武装部干事曹国成等人。他们找到一辆尚能使用的救护车,立即启程前往北京。在这条危险的道路上,他们见到了太多令人心碎的场景:路边躺满了受伤的群众,到处都是呼救声。有人拦车求助,但李玉林不得不忍痛继续前行。"对不起,我们必须把情况报告给中央,这样才能救更多的人。" 一路上,他们避开了地震造成的断路和裂缝,选择最快的路线。四个小时的惊险行程后,他们终于抵达了北京。当时的李玉林,身上只穿着一条裤衩,浑身沾满了废墟中遇难者的血迹。在新华门,他们遇到了武警的盘查。"唐山发生大地震了,我们要见中央领导!"李玉林嘶哑着嗓子喊道。 最终,他们闯进了中南海紫光阁。当时在场的包括李先念在内的六位副总理,看到这位衣衫不整、满身血迹的矿工,都被深深震撼了。"唐山平了!"李玉林跪在地上,哽咽着说出了这三个字。领导们立即给他一张白纸,要求他画出灾区的具体情况。 当李玉林用颤抖的手描绘着唐山的惨状时,李先念说了一句让在场所有人都难忘的话:"都听你的,你说吧,让我们干什么。"这句话,标志着一场惊天动地的救援行动即将展开。 得到李玉林的第一手汇报后,六位副总理立即行动起来。根据李玉林的建议,中央迅速调动了附近的解放军部队,同时组织了专业的矿山救护队和医疗队奔赴唐山。这些决策为挽救更多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 华国锋第一时间向毛主席汇报了唐山的灾情。8月3日,华国锋向毛主席递交请示,希望能带领中央慰问团前往唐山。虽然身患重病,毛主席仍然亲自批阅了这份文件,要求一定要妥善安排好灾后重建工作。第二天,华国锋就带领慰问团抵达了唐钢广场,向唐山人民传达了毛主席的关怀。 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救援行动中,李玉林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对当地地形最熟悉的人,他带领救援队穿梭在废墟之间。为了提振灾区民心,他还在8月2日组织了一场演唱会。然而,这位救援英雄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地震夺走了他14位亲人的生命,包括父母和大儿子。 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全国各地的援助源源不断涌向唐山。仅用120天,唐山就恢复了供电。到1977年9月1日,409所中小学全部复课,城市逐渐恢复了生机。这场浩大的救援和重建行动,展现了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共渡难关的精神。 李玉林退休后仍然心系唐山。三十年间,他接受了近900次采访,不断讲述那段历史。2006年,在纪念唐山抗震救灾三十周年大会上,时任总书记接见了这位功勋卓著的老人,感谢他在危急时刻的无私奉献。 晚年的李玉林居住在唐山市中心的一栋二层小楼里。他花了整整五年时间,写下了一本36万字的回忆录,详细记录了地震救援和重建的全过程。这本书不仅是他个人70年人生的见证,更是唐山从废墟中重生的真实记录。

0 阅读:791

猜你喜欢

风城春史呀

风城春史呀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 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