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大战到现在这个时候,已经不是你死我活的地步了。双方都明白,继续下去两国都没好结果,影响也会很大。但不打又没法说服国内民众,所以还得僵持一阵。就在这时,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东方大国几乎所有网民都在网上支持政府,而美国几乎所有民众都在网上反对当局,甚至全部走上街头表达不满。 先看咱们这边。中国网民的支持不是空穴来风。去年底美国对华加征 34% 关税后,商务部立刻甩出一套组合拳:暂停美国高粱出口许可、制裁 16 家军工企业、对医用 CT 部件发起反倾销调查,还限制 7 种稀土元素对美出口。这些动作精准打击了美国农业州和科技巨头,网友们直呼 "解气"。 更关键的是,中国企业早就做好了准备。过去五年,华为、比亚迪等公司在墨西哥、越南建厂,把 11% 的对美出口转移到了 "一带一路" 国家。这种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策略,让老百姓看到政府有底气接招,自然愿意支持。 再瞧瞧美国那边。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简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美国商会代表 300 万家企业警告,新关税将让美国企业每年多掏 4330 亿美元成本。 普通家庭更惨,耶鲁大学研究显示,关税导致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价格短期上涨 2.1%,相当于每个家庭每年多花 1200 美元买日用品。最讽刺的是,美国 3 月 CPI 同比涨到 3.5%,通胀压力反而因为关税加剧,老百姓不抗议才怪。更搞笑的是,美国政府一边加税,一边还得求着中国买大豆 —— 去年中国从巴西进口的大豆占比涨到 65%,美国农场主只能干瞪眼。 两边一对比,差距就出来了。中国网民支持政府,是因为看到国家在 "稳外贸" 上的硬功夫:2024 年对美贸易顺差不降反升,达到 3610 亿美元,说明咱们的产业链韧性不是吹的。 而美国民众反对,是因为切身体会到 "美国优先" 政策的荒谬 —— 政府号称要保护就业,结果特斯拉上海工厂产能翻倍,底特律汽车工人却在罢工抗议裁员。这种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的操作,换谁都得骂娘。 更深层的原因,藏在两国经济结构里。中国是全球最大制造业国,70% 的出口是机电产品和中间品,这些东西美国一时半会儿找不到替代。而美国进口的中国商品里,30% 是玩具、家具等日用品,关税一涨,沃尔玛货架立刻空了一半。 更关键的是,中国有 14 亿人口的内需市场托底,2024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 50 万亿元,哪怕外贸受点影响,经济也能稳住。反观美国,过度依赖服务业,制造业回流喊了八年,结果 2024 年制造业就业占比反而从 8.5% 降到 7.9%。这种 "空心化" 经济,根本经不起关税折腾。 最有意思的是国际舆论的变化。韩国网民破天荒给中国点赞,说 "美帝国主义正在走向灭亡";欧盟更是联合加拿大、墨西哥准备对美反制。而美国盟友们私下里抱怨:"跟着美国混,连口罩都买不到"—— 去年德国从中国进口医疗物资增长 210%,从美国进口却暴跌 47%。这种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的局面,让中国网民更加坚信政府的策略是对的。 说到底,这场关税战就像两个拳手在擂台上对峙。中国稳住下盘,用产业升级和内需市场化解冲击;美国却乱挥王八拳,把自己打得鼻青脸肿。 网民的态度,不过是现实的镜子 —— 谁在真心实意保民生,谁在拿老百姓当政治筹码,一目了然。现在美国商会都要起诉政府了,而中国网民还在讨论 "下次反制该打美国哪个七寸",这种民心向背,或许就是这场博弈最终的胜负手。
一文看懂中美关税战的背后: 简单地说,既然你不准我的商品卖到美国,那么我为什
【5评论】【14点赞】
寒风吹来
与祖国一道,共克时艰,共斗恶霸
即道
特朗普的交易艺术果真的是和纽约黑帮房地产商学的。不但对中国加税,还对盟友加税;不但对贸易顺差国加税,还对新加坡这样的对美贸易逆差国加税;不但对富国加税,还对穷国以及刚发生地震灾害的缅甸加税;不但对人加税,还对南太平洋无人岛上的海豹企鹅加税。而且我抢了你的,还要用语音羞辱你"他们正迫切的赶来想讨好我,迫不及待的想与我达成协议"。果然是黑帮交易手法,无情无义,不择手段。
龙珍娥
既然已经崩了,正好不怕制裁,脱钩后速收台湾,之后再谈判就是了,肉吃到嘴里就不吐出来了
狂奔的蜗牛
是有14亿人的消费巿场,但是,消费也得有钱呀!小编是美国国际开发署的在编人员?
用户11xxx52
坚定的无条件的支持我们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