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补清明档电影,先看刚子的《向阳·花》。这个电影知道很早,看完电影就能明白“原

识赛爱吃瓜 2025-04-09 14:54:21

回来补清明档电影,先看刚子的《向阳·花》。

这个电影知道很早,看完电影就能明白“原来导演的视角在这里”,我不能说它有多厉害,是什么“没看过的东西”,但它不失为一次有方向感的尝试,从制作模式到内容本身都有不少可讨论之处。而且它并不居高临下,这是刚子的一大优点。

现在看片很怕看到导演们不加节制地自说自话,尤其是有些现实底色的电影。《向阳·花》从监狱生活开始,前面对监狱的描写很有“特色”,是很中式的狱中生活。“改造”对于出于各种缘由聚到同一间牢房的女犯来说,并不是特效妙药,没那么快速,也不见得会彻底,但不管“正在被改造”与否,大家都有要遵守的纪律,得服管。一间牢房,形成小组互相监督,管教对女犯从严,要求团结互助。这就比对到了电影结尾,黑帮贼窝老爹打得师兄头破血流,因为他包庇师妹出逃,而面对想离开贼窝的黑妹,他说他们有规矩,走前得留下手艺。

这一看他们盗贼窝跟监狱“同设”,想“出去”也是要讲“规矩”的,只是此规矩非彼规矩。彼时黑妹觉得狱中更好,同样是失去自由,狱中的规矩是在重塑她,但贼窝里立的规矩却是在侵吞她。人世如此,砒霜和蜜糖,有时味道差不离,良药苦口,毒药也苦口。

(有意思的是老爹说时代变了,手机支付早已使得“天下无贼”,他们也顺应时代业务转型了,这句话放到电影外用小刚的口吻说味儿也是对的~电影某些意义上也是模式上的“转型”。)

狱中中秋联欢会,教官让监狱女子们发挥所长,所以有的弹琴有的领唱,有人琵琶声响有人手舞优美。这些本无需交织于此的生命线,在人生很多条岔路里进入了最糟糕的一条,很多女性犯罪,可能是为了活下去,但糟糕不代表绝望,此处点题,“向阳花”表演队的寓意不言而喻。

聋哑师兄妹吃饭的戏亦点出了小人物之困。师妹问师兄如果不回贼窝呢。师兄凝视着师妹,将烟头久久烫在她手背上,似是试探她的决心,似是警告,又让人摸不清他是否愿意帮忙。然后他利索地给师妹买手机买话卡,告诉她现在没“这个”你寸步难行,再恶狠狠地轰她,反倒是师妹哭着打起退堂鼓。这一段挺“社会”的,而且是换了个方式的收敛表达。“黑”能长期存续发展,并不是底层无法自救、互相倾轧,背后有着更复杂更深层次的原因。(我妈看完片就立即跟我讲起过去身边那些涉黑背景的人和事~)

出狱后高月香和黑妹成了一对很鲜明的对照体和共同体,她们从出生就开始不幸,是典型的认知严重受局限的底层。出狱后让她们考虑人生的丰富性、自我的觉醒、对个体与世界的思考,我觉得那是太“文艺”的处理,更现实一点的“下一步”就是“活下去”。而出狱后怎么赚到钱,以更高的受教育程度和更打开的认知,会认为不可能有那么困难,但抛却身边即世界和理想化的假定,世间很多人生悲苦还真不是刻意描绘,而是始终在那儿。高月香想为女儿赚更多钱,“方式”上她可以妥协,但黑妹则是“自由”后的生存。

两人搭伙儿的过程,高月香的果断能扛事儿和“想方设法”发挥了很大作用,影片没有把她塑造成一个道德卫士,而是为赚钱有着打不怕压不倒的劲儿。仅仅把【底层】定义为被压迫到腰都直不起来的苦难者有点窄,它的范围远比这个宽很多。在出生成长教育过程里,当一个人被过分局限,一直处于低谷和难以改变苦状的状态时,他们更多的是习惯、麻木和逆来顺受。

高月香和黑妹需要用非常人所能拥有的力度才能打破这层桎梏,她们靠的不是过人的智慧和才能,更没有从天而降的运气,也不是滤镜过后的飞驰向上的新生二阶段,而是用力活着的韧性和忍耐力、是心中的执念未曾熄灭、是唯有团结起来。越是生活美好,越无法想象“过命的交情”,越想拒人千里,可是人在困难的时候,凝聚力量显得尤其珍贵。结尾高月香再出狱,说要讲义气,这很江湖气,也符合她的局限,而影片里的“义”字当头,自始至终都在高月香的行事手册里,这个角度很有意味,也是“向阳花”的另一层意思——团结。

0 阅读:2
识赛爱吃瓜

识赛爱吃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