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35钢盔下无懦夫,德械师(二)
范弗里特的饭量
2025-04-09 15:34:17
国民政府早在1927年四·一二事变之前就开始与德国军方接触,德国原则同意向中国派遣军事顾问,最初中国提出的顾问名单上是一批如冯·马肯森、鲁登道夫等在一战中声名显赫的人士,但是德国军方认为这些人名头太响亮、容易被发现,所以婉言拒绝。
第一批来华的德国军事顾问是马克斯·鲍尔上校马克斯·鲍尔虽然名不见经传、却曾在德国总参谋部供职,
以其出色的军事才干深得总参课长鲁登道夫的赏识。鲍尔接受经济事务顾问委任,并且回国挑选了46名德军退役军官来华,组成了一个精简而又实用的军事顾问团,后在历任军事顾问团团长的发展下,阵容扩大到120人。
在鲍尔的居中联络下,德国著名的军火商哈布罗(又称合步楼)、西门子、克虏伯、法本公司纷纷与国民政府签订军火贸易合同。中国也在鲍尔的牵线下,派遣军事、经济代表团访问德国,中德军事合作正式开始。
1933年,阿道夫·希特勒在德国大选中获胜,出任德国总理。在中德军事合作领域,阿道夫·希特勒见蒋介石政府驱逐苏联顾问、与苏联交恶、发动四一二事变、围剿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等行动与其坚决反共的立场非常合拍,同时中国蕴藏的丰富自然资源(特别是如钨、锑等战略资源)和广阔的工业品市场,也正是德国复兴的重要便利条件,而且作为苏联的邻国,完全可以作为有效的牵制力量和共同反苏的政治盟友,加之他上台之后废除了凡尔赛条约的种种限制,因此来华德国军事顾问的级别与规模逐渐提高,由原先带有遮掩耳目的私人性质而逐渐转为公开的官方援助。
中德军事合作因此渐入高潮,不仅双方签署了《五年军事工业发展计划》,德国开始帮助中国建立军事工业,并在中国军事工业尚未建成前向中国提供军事装备,而且第四任德国军事总顾问前德国国防军总司令汉斯·冯·塞克特上将在协助中国整军建军方面,提交《陆军改革建议书》,提出了以有限的物力财力,首先建立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小型核心示范武装,再分批分期完成全国60个师的整编,他认为中国有这样60个师的精锐常备军就足以应付各种状况了,这就是国军30年代60个整编师方案的来源。(待续)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