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问东方朔:“朕赏了你那么多钱,你都怎么花的?”东方朔笑呵呵地说:“不瞒陛下,臣一年换一个老婆,钱都花在这里了!”汉武帝大笑:“别人用钱置办田产,就你不正经!”说完,又赏了很多钱给东方朔。 东方朔的风格极为独特,他并不以严肃的态度来面对国家大事,反而常常以诙谐幽默的方式与人相处。 尽管如此,汉武帝对他宠爱有加,不仅因他具备非凡的才智,更因为他与常人不同的处世哲学。 一次,汉武帝亲自召见东方朔,问他是否每年都换妻子。 东方朔笑容可掬,装作一副无奈的模样,回答说自己每次娶妻所需的钱财总是远远不够,甚至还调侃汉武帝赐给他的赏钱都无法支撑他的婚事。 汉武帝听后大笑,并立即命人再赏赐给他一笔钱财。 在一场宫廷宴会上,所有的高官都按照惯例举杯共饮。 然而,东方朔却不同寻常,他左手捧酒,右手抓肉,吃得满嘴油腻,丝毫不顾形象。 宴会结束时,他甚至打包带走剩余的食物。 旁观的大臣们认为东方朔的举止失礼。 然而,汉武帝并没有生气。 此外,有一年,汉武帝赐肉给群臣,然而分肉的人因天气炎热而迟迟未到。 大臣们纷纷抱怨。 然而,东方朔则不慌不忙,直接上前割肉,并提醒大家自己动手。 当汉武帝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命令东方朔当众检讨。 东方朔却跪下后开始做自我批评,他调侃自己私自割肉,既果断又廉洁,还不忘为妻子带回肉食。 此番自嘲让在场的众人忍俊不禁,汉武帝也听得乐不可支,最终不仅没有惩罚东方朔,反而命人再次赏赐肉品给他带回家。 他不仅能巧妙化解尴尬局面,还能在危急时刻为汉武帝出谋划策。 一次,汉武帝的奶娘行为过于张扬,终于引起了汉武帝的注意。 虽然汉武帝心中有所矛盾,但始终难以对养育之恩下手。 正当他左右为难时,东方朔挺身而出,直接对奶娘发火。 最终,汉武帝听取了东方朔的意见,决定放过奶娘并告诫她不得再犯。 在处理皇家事务时,馆陶公主因年龄偏大而寻求年轻男子为伴。 汉武帝为了保全家族颜面,决定派东方朔前去处理。 东方朔巧妙地将责备转移到小鲜肉身上,表面上是在批评年轻男子,实则是在指责馆陶公主的不检点行为。 馆陶公主明白其中深意,最终改正了自己的行为。 然而,东方朔的思想中也不乏隐逸情节。 少年时期,他学习了大量的经典文献,涵盖了儒、道、墨、法等多家学说。尤其是黄老思想对他的影响尤为深远,黄老学说主张“无为而治”,提倡“避世”与“归隐”。 这一学说的影响渗透到东方朔的政治观点中。 特别是在《答客难》和《非有先生论》中,东方朔通过反驳当时朝廷中学者的批评,表达了他对于隐士生活的推崇。 在《答客难》一文中,东方朔以犀利的笔触反击了那些讥笑他仕途不顺的博士们。 他指出,张仪、苏秦等人虽在政治上取得了显赫地位,但这些功名并不能代表他们的内在修养。 他提到,许由、接舆等隐士虽然没有在朝廷上获得权力和地位,却因为保持独立的人格得到了世人的尊重。 然而,这种对隐士的尊重并不代表他愿意彻底远离朝廷。 实际上,东方朔内心深处一直存在着“朝隐”的思想。 他并不赞同那些隐居于山林或市井的小隐士,而主张“朝隐”,即在朝廷中保持独立人格,避开宫廷的权力斗争。 在他看来,真正的隐士不必远离权力中心,而应在复杂的朝廷生活中保持清醒的头脑。 他通过自己不断的仕途经历,逐渐形成了这样一种“朝隐”的观念。 东方朔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早期,他期望通过升职来施展抱负,但多年的努力仍未得到相应的回报。 他在《答客难》中对博士们的反击,实际上是一种自我。 东方朔不甘心完全退出朝廷,但又对朝廷的腐化深感失望。 在经历了多次的进谏失败后,他逐渐意识到自己的使命难以完成。 他在《与友人书》中提到对仕途的彻底失望,并隐隐表达了希望脱离朝廷的愿望。 据《列仙传》记载,东方朔在宣帝初年曾放弃了自己的官职,选择了隐居生活。 他曾一度试图通过直言进谏来矫正时弊,但屡次遭遇冷遇的结果令他对仕途产生了彻底的疲倦感。
汉武帝问东方朔:“朕赏了你那么多钱,你都怎么花的?”东方朔笑呵呵地说:“不瞒陛下
麻麻赖赖
2025-04-09 15:37:25
0
阅读: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