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一山东老汉临终前,叮嘱女儿:“我睡的凉席是宝贝,我走后,你千万别扔。

青眉黛 2025-04-09 18:11:12

1930年,一山东老汉临终前,叮嘱女儿:“我睡的凉席是宝贝,我走后,你千万别扔。”谁知,女儿却把它免费送人了。 “这张凉席是我留给你的传家宝,它可是从故宫出来的……” 孙老头又来了,这个据说是皇宫中宝贝的白色凉席的故事,孙秀英已经不知道听了多少遍。 她对父亲的讲述半信半疑,故宫里金银珠宝无数,一张平平无奇的凉席有什么稀罕的,孙秀英并未将凉席看得多重要。 可是父亲的临终嘱托,孙秀英还是要遵从:“爹,您放心,您最喜欢的东西,我肯定留着。” 然而这张凉席要如何好好保存,孙秀英也摸不着头脑,只能放在箱子内束之高阁。 一晃多年过去,孙秀英也到了为人父母的年纪,那张被父亲念念不忘的白色凉席,早已被她遗忘在记忆中。 “妈,这箱子里怎么放着张凉席啊,不拿出来晾晒怕是要生虫的。” 孩子来看望孙秀英,偶然翻出了白色凉席,孙秀英忍不住讲起父亲告诉她的故事。 多年没有打理,这张凉席依然光洁如新,连一个霉点都没有,柔软的席子上还隐约有天然的纹路。 孙秀英回忆起过去,于是开始学着父亲的模样,把凉席擦拭晾晒。 正当她在院中忙碌的时候,两位陌生人路过,瞥见凉席便走不动道了。 “大姐,这张凉席您还要吗,能不能卖给我们?” 孙秀英见两人穿着不像当地村民,谁没事儿来乡下人家里买凉席啊,她当即觉得是骗子,黑着脸将二人轰了出去。 “给您500块钱,把凉席卖给我们吧!”二人还在门外叫喊,孙秀英头也不回走回了屋。 这事也是赶巧了,两位古里古怪的人是文物专家,刚好下乡考察,想要找个老乡家歇歇脚喝口水。 可是两人一进门就被白色的凉席吸引住了,研究文物的他们又惊又喜,这个农家小院里,怎么有一张价值不菲的象牙席。 两人还没仔细查看象牙席,就被起疑心的孙秀英赶走了,二人不肯放弃,又在村里打听情况。 这个偏僻的乡村倒是没有听过什么宝物,不过听说孙秀英的父亲确实有个爱不释手的宝贝,以前老人都听过他炫耀,大家都没觉得那是什么珍贵的东西。 “也就比其他凉席凉快点儿,也没有多稀奇。” 听到这个评价,两位文物专家更加确信了自己的猜测,那天的偶然看到的,或许正是传说中的象牙席。 他们这次带上了证明自己身份的证件,专门登门拜访孙秀英,想要观摩那张白色凉席。 孙秀英本就不觉得凉席有多珍贵,这两人的坚持更让她疑心,莫不是什么文物贩子,想要借她家的东西招摇撞骗吧。 “我家没有宝贝,你们不要再纠缠了。” 孙秀英连连摆手不想再多谈,两位文物专家赶快拿出了工作证件,给孙秀英解释二人并无恶意。 再三劝说下,孙秀英才终于同意把凉席拿出来看一看。专家第一次近身观赏凉席,更加确认了不是凡品。 白色本就容易发黄发旧,就算是再名贵的竹子打造的凉席,放了这么多年也会有明显的痕迹,而面前的那张凉席,周围的包边已经明显陈旧,凉席的主体却还是散发着洁白的光泽。 “大姐,这张凉席肯定是象牙做的,您父亲说它是怎么来的?” 孙秀英一五一十说了出来,两位文物专家判断,从老人讲述的故事年代来看,这事八成是真的。 晚清时局动乱,宫女太监贩卖宫中物品的情况不少见,象牙席珍贵但容易被偷出来,流落到民间可信度极高。 专家们再次提出花钱购买,孙秀英不想卖掉父亲的遗物,可是听闻专家确认父亲的故事是真的后,又觉得这是文物,应该属于国家。 思索再三,孙秀英收下了500元,将象牙席捐给了文物馆。后来专家考证,象牙席制作工艺失传,孙家的象牙席正是仅存的几张之一。 这张象牙席保存完好,年代久远,是世间难寻的文物珍宝,它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孙秀英虽然违背了父亲的遗愿,但是让象牙席永远被珍藏在博物馆,也算另一种践行父亲珍藏宝物愿望的方式。

0 阅读:248
青眉黛

青眉黛

青眉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