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蒋介石悄悄的把杨振宁的丈母娘请了出来,希望杨振宁的丈母娘劝说杨振宁来到台湾,因为当时的杨振宁是全球炙手可热的优秀人才,对方刚刚拿了诺贝尔奖。杨振宁的丈母娘听完之后就答应了,但是等到了美国之后却说啥也不回台湾。
当蒋介石专门把曹秀清接到身边谈话的时候,曹秀清心里其实都已经知道怎么回事了。果然蒋介石开口希望曹秀清出面写信,让自己的女婿杨振宁来台湾。
杨振宁拿到诺贝尔奖的消息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派来,蒋介石自然也是知道的。由于杨振宁是中国人,当时不管是新中国,还是台湾,其实都非常想邀请杨振宁回国。
在当时的局势下,如果杨振宁真的要回来,那肯定也是只选择其中一个,不可能两个都去。但是在做出选择之前,不管是我们,还是台湾方面都感觉有希望。
而蒋介石更是知道了杨振宁和曹秀清的关系,所以立即把曹秀清接了过来。当时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也是拉着曹秀清的手,一阵寒暄。
蒋介石和宋美龄看似对曹秀清都非常关心,但其实只有曹秀清内心知道他们两个人究竟是什么样的蛇蝎心肠。
不过曹秀清这时候却不能暴露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所以对蒋介石表示,如果只是写一封信,可能没有办法说服自己的女婿。
但是如果自己亲自去劝说,可能就能够成功了。蒋介石一听也是这么个道理,所以就同意了这个提议。临行之前曹秀清特别想把孙女也带过去,但是蒋介石是不可能同意的。到了美国之后,曹秀清内心感慨万千。
其实下飞机之后就是直接撕毁了回程的机票,因为曹秀清根本就不打算再回去了。对于台湾,对于蒋介石,她的内心已经彻底伤透了。其实要说曹秀清对于蒋介石内心的恨意,还要从解放战争说起。
原本曹秀清在国民党高层也是非常受尊重的,因为她的丈夫不是一个普通人,是杜聿明。
后来在解放战争当中,杜聿明被抓了,当时蒋介石的内心非常害怕杜聿明投靠共产党,毕竟共产党的攻心之术,他是深深领教过的。而蒋介石当时想的最好办法就是胁迫杜聿明的妻女。
所以就想了一个妙招,先是骗曹秀清说她的丈夫已经殉国了,再然后就对曹秀清承诺说是如果前往台湾,那么蒋介石就会负担所有子女的教育和生活费用,包括他们家的一切开销也都由国民党出。
当时的曹秀清相信了这个说辞,随后就前往了台湾,但是到了台湾之后才会发现自己每个月根本领不到任何的生活费用,更别提孩子上学的费用了。
为了维持生计,她只能自己出去打工。但蒋介石却不愿意放过曹秀清,专门从中作梗。导致稍微大点的公司都不敢录用曹秀清,曹秀清只能找一些底层的工作赚着微薄的薪水。好在长子杜致仁比较出色,学习成绩非常好,后来更是考上了美国的哈佛大学。
但是接下来学费却成为了一个难题。当时的杜致仁为了减轻家里的压力,选择了助学贷款。当时对方给的钱非常少,根本不够生活和交学费,到了美国之后,杜致仁就自己勤学打工。
勉强维持到大三的时候,助学贷款却突然停止了,而且还要求杜致仁必须尽快还清贷款。要知道当时杜致仁离毕业就差一年了,如果一旦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那日后的成就自然是不会低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希望母亲能够帮自己筹一些钱,当时学费需要3000元美金。曹秀清这时候已经找不到任何的办法了,后来就去找了蒋介石。
希望蒋介石看在自己丈夫杜聿明多年跟随的份上,暂时先借一借。蒋介石答应了,但是却只有1000,而且还不是一次给完,这次只给了500。
看着手中可怜的500块钱,曹秀清也非常无奈,随后就把钱先汇给了位于美国的儿子。在美国收到500块钱的杜致仁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后来就去找了自己的姐姐和姐夫,而他的姐夫就是杨振宁,当时杨振宁还没有拿到目标奖,所以也并不是那么有钱,一时之间也确实拿不出剩余的2500美元。
不过还是让杜致仁先住了下来,等第2天自己再去想办法,最起码借一借也应该是能够凑够的,但是当天晚上在压抑的情绪当中,杜致仁选择了自杀。
想起来儿子的死,想起来自己在台湾的艰辛,曹秀清就深深的告诫自己一定不能再回去了,至于劝说自己的女婿杨振宁去台湾,更是不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