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讲讲脾胃调理的思路及经验 中医的角度,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好,自然源源不断为其他脏腑提供气血,调治虚证,我一向立足脾,无论哪一脏器不足,我都会重点先考虑脾胃健运,脾胃运化功能差,用药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这时候去滋补,往往适得其反,生痰生湿。 一般口臭呢,多是脾胃有湿热,所以浊气容易上犯到口腔导致口臭,调治必须升清气,降浊气,我常用藿香、佩兰、荷叶、薄荷升清气化浊,用清半夏、厚朴、茯苓、陈皮降浊气,两组药物一起用就能清升浊降,口臭自除。有热加茵陈、黄连;有脾虚加党参,白扁豆;有食积,加焦三仙(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有便秘加大黄,效果很好。 胃病里面脾虚湿阻气滞的相对多见一些,表现就是胃胀,乏力,不易消化,舌苔白腻,我常用香砂六君子汤合四逆散加减,为什么用四逆散,因为胃病很多也要考虑到肝的问题,疏肝就能和胃。 很多患者吃饭后就犯困,大多跟脾虚湿困有关系;如果舌淡红,苔略白腻的,我常用香砂六君子汤;如果舌淡红,苔白腻较重的,就用不换金正气散(苍术、厚朴、陈皮、半夏、藿香、甘草)加砂仁,石菖蒲;如果舌红,苔黄腻的,常用连朴饮(厚朴、黄连、石菖蒲、半夏、香豉、焦山栀、芦根),效果很好。 脾虚吃饭不消化,首先要健脾胃,因为脾胃虚容易生痰湿,所以选用六君子汤最好,不消化胃容易胀满,所以还要用木香,砂仁,就是香砂六君子汤,再加焦三仙(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健脾和胃消食,小伙就很好。 食积,保和芄最常用,因为食积容易生湿,所以用焦三仙这类健胃消食的药物同时,还需要用二陈汤(茯苓、半夏、甘草、橘红)化痰湿,效果才会更好,至于连翘看情况用,有热就用,没有热就不用,但是食积大多会有热,所以用的时候多,有便秘还得加槟榔,枳实。 反酸烧心通常是反流性食管炎的表现,这类人多有慢性胃病,而且情绪也不太好,所以出现肝木克脾胃的现象,进而导致反酸,烧心,常用四逆散(柴胡、白芍、枳实、甘草)合左金芄加减调治,苔腻或者有痰的加乌贝散。 腹胀有一部分是虚胀,是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谷以及升降气机所致的胀满,当补虚为主,消胀为辅,我常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调治,加重厚朴,人参量,消胀效果很好,严重者,可以合用香砂六君子汤,可以加强健脾行气化湿之功。 经常打嗝是胃气上逆导致的,很多是脾胃不好,痰浊内阻,致使胃气上逆,一般用旋覆代赭汤合橘皮竹茹汤合六君子汤调治,补益脾胃,化解痰浊,降胃止呃,效果很好。 大便先硬后不成形,很多也是肝脾不调导致的,肝郁则气滞,所以前面容易气滞便秘,肝郁又容易克脾土,导致湿邪内生,所以后面大便又不成形,总体来说就是肝脾不调导致的,痛泻要方(白术、白芍、陈皮、防风)就是专治肝脾不调的,效果不错。 小儿抽动症,大多是脾虚肝旺所致,所以调治要健脾化滞,清肝解痉,我常用四君子汤健脾,加焦三仙、鸡内金化滞,加全蝎、天麻、蝉蜕、鳖甲清肝解痉,调治后肝不旺了,就加强健脾力量,日久大多可愈。 脾胃有湿,胃腹胀满,舌苔白腻,一般常用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合二陈汤加减,化痰祛湿作用非常强。 而脂肪瘤,一般是脾虚生湿,痰湿阻滞肌肤而成,我常用平胃散合二陈汤加白芥子祛痰湿,黄芪补脾胃之气,还要加香附,乌药行气助化痰湿,但是这个病比较顽固,非短期可愈,需要长期调治能奏效。
简单讲讲脾胃调理的思路及经验 中医的角度,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好,自然
岭南脾胃
2025-04-10 09:08:32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