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发动关税贸易战的时间线、前因后果及未来可能的结束方式】 一、时间线 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宣誓就职,在就职演说中再次承诺通过关税和税收外国国家来使本国公民受益,并重申了创建外部收入局的计划。 2025年1月26日:特朗普威胁对哥伦比亚所有进口商品征收25%的关税,原因是哥伦比亚总统拒绝接受两架载有移民的美国军用飞机。 2025年2月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对来自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国的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其中对中国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的关税,对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商品征收25%的关税,该命令于2月4日生效。 2025年2月3日:特朗普同意暂停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关税威胁30天,因为这两个贸易伙伴采取措施缓解了特朗普对边境安全和毒品贩运的担忧。 2025年2月4日:特朗普对中国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的新关税生效。中国当天宣布了一系列反制措施,包括对多种美国商品征收新的关税,并对谷歌进行反垄断调查。 2025年2月10日:特朗普宣布计划从3月12日起提高钢铁和铝的关税。他取消了2018年对钢铁进口的豁免,意味着所有钢铁进口将至少被征税25%,还将2018年铝进口关税从10%提高到25%。 2025年2月13日:特朗普宣布了一项“对等”关税计划,承诺将美国关税提高到与其他国家对进口商品征税的税率相匹配,以实现“公平”。 2025年2月25日: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指示商务部考虑是否需要对进口铜征收关税以保护国家安全。 2025年3月1日:特朗普签署另一项行政命令,指示商务部考虑是否需要对木材和木材产品征收关税以保护国家安全。 2025年3月4日:特朗普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25%进口关税生效,但他将对加拿大能源的征税限制在10%。 二、前因 保护本国制造业:特朗普政府认为通过征收关税可以保护美国制造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冲击,尤其是保护钢铁、铝等关键产业。 减少贸易逆差:特朗普政府认为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逆差过大,损害了美国经济利益,希望通过关税手段减少贸易逆差。 应对特定国家的贸易行为: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等国家的贸易行为表示不满,认为这些国家在贸易中存在不公平做法,如知识产权侵权、强制技术转让等。 三、后果 美国国内物价上涨:关税导致进口商品成本上升,美国企业将部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导致美国国内物价上涨,消费者购买力下降。 企业成本增加:进口原材料成本上升,美国企业生产成本增加,部分企业可能面临利润下降、裁员等问题。 供应链中断:关税政策导致全球供应链中断,一些企业需要重新调整供应链布局,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和不确定性。 国际关系紧张:美国的关税政策引发了主要贸易伙伴的不满和报复,导致国际关系紧张,贸易摩擦加剧,影响了全球经济的稳定。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关税战增加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使得企业投资和消费者信心受到打击,全球经济增长面临下行风险。 四、未来可能的结束方式 国内经济压力:随着关税政策对美国国内经济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如物价上涨、企业成本增加等,美国国内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反对声音,促使政府重新审视关税政策。 政治因素:2025年是美国的总统选举年,特朗普政府可能会为了争取选民支持,调整关税政策,以缓解国内经济压力和国际关系紧张局势。 国际协调与合作: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国际社会可能会加强协调与合作,通过多边谈判和协商,推动美国与其他国家达成关税协议,缓解贸易紧张局势。 经济形势变化:如果全球经济形势出现明显好转,各国经济增长加速,贸易摩擦可能会自然缓解。此外,如果美国经济出现衰退迹象,政府也可能会调整关税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 国内政治博弈:美国国内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也可能影响关税政策的走向。一些利益集团可能会通过游说等方式,推动政府调整关税政策,以维护自身利益。
【特朗普政府发动关税贸易战的时间线、前因后果及未来可能的结束方式】 一、时间线
苏盆在上海
2025-04-10 09:52:1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