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冬,山东一户农家的女主人,将一些吃的递给门前的乞丐,乞丐没有接,开口的

裂谷长河 2025-04-10 09:54:10

1947年冬,山东一户农家的女主人,将一些吃的递给门前的乞丐,乞丐没有接,开口的一句话却让女人泪流满面...... 1947年,在山东的一个乡村里,一位衣衫褴褛的中年男子走到一户农家的门前,抬手敲响了门板。屋内的女主人听见敲门声后,迅速从屋里走出,走到门前,推开了沉重的木门。她看见了站在自己面前的那个不修边幅的男子,满脸胡茬,衣服破旧不堪。 她停顿了片刻,目光落在男子身上,内心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表的情感。这个人面容陌生却又似曾相识。出于本能的同情,女主人转身进屋拿出一些吃食,递向这位饥寒交迫的陌生人。 然而,男子并未急于接过食物,而是伸手将乱发拨开,露出了一张熟悉的面孔。接着,他用沙哑的声音问道:“娘子,你仔细看看我。” 听到这句话,女主人心中一震,仔细打量着眼前的男子,逐渐意识到某种熟悉的气息。她缓缓地伸出双手,轻轻地触摸着男子的脸庞。随着触感,她的泪水瞬间涌出,喉咙哽咽,声音颤抖着问:“子栋?真的是你吗?十四年了,你终于回来了。” 那男子哽咽道:“是我,娘子,我是韩子栋,我终于回来了。”他再也控制不住情感,紧紧抱住了妻子,泪如泉涌。这位饱经风霜的男子,正是韩子栋。 1908年,韩子栋出生于山东阳谷县,家境贫寒。在22岁那年,他告别了家乡,孤身前往北平求学。由于经济拮据,韩子栋不得不在一间书店里做兼职以维持生计,同时也继续深造。 在这里,他遇到了党组织的地下工作人员,凭借着卓越的才智与高尚的品质,他在两年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由于身为学生,他可以借此身份掩护自己,顺利展开地下工作。韩子栋被赋予了特殊任务——潜伏进入国民党特务组织“蓝衣社”。 他迅速适应了这一工作,成功提供了大量重要情报,为党组织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北平的地下党组织遭遇了破坏,韩子栋的身份暴露。 1933年,韩子栋被蓝衣社逮捕。特务们知道他是一个潜伏多年的共产党干部,因此对他极度厌恶并进行严刑拷打。即使面对无法想象的痛苦,韩子栋始终坚守信念,坚决不透露任何党的机密。特务们束手无策,最终只能判他终身监禁。 全面抗战爆发后,韩子栋在多次辗转关押后,最终被关押至贵州息烽集中营。这个集中营是当时国民政府用来关押政治犯和革命分子的地方,生活条件极为恶劣。 然而,随着战局的变化,1946年7月,息烽集中营被关闭,韩子栋与其他约70名重要政治犯一同被转移到重庆的白公馆监狱。 白公馆监狱是国民党特务用来关押并迫害共产党人的地方,因其残酷的逼供和刑罚手段,被视为“活棺材”。这里的环境极其严酷,四周高墙电网密布,宪兵岗哨严密巡逻,逃脱几乎不可能。 即便如此,韩子栋并没有放弃求生的希望,他始终坚持着一个信念——尽可能地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清明,以期有朝一日能够脱离困境。 在白公馆的漫长岁月里,韩子栋通过自己的方式保持了体力的锻炼。监狱内的生活几乎是暗无天日的,空间狭小,缺乏阳光,但韩子栋在每个机会允许的瞬间,都会在监狱内的狭小空间里做运动,沿着牢房内走成一个“8”字形的路线。、 同时,韩子栋开始琢磨起如何能够通过其他方式逃出这个“铁牢”。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思考,他决定采取一种极为巧妙的手段——装疯。他故意让自己显得神情呆滞、蓬头垢面,表现得像一个精神失常的老头。 特务看守看到韩子栋的模样,认为他确实失去了理智,便不再对他进行严格的监视。监狱中的看守甚至将他戏称为“疯老头”,对他放松了警惕。 随着时间的推移,韩子栋的“疯傻”形象已经完全让看守们放松了警惕。他甚至被允许在一名看守的陪同下到外面购买生活必需品。这给了他一个绝佳的机会。 1947年8月18日,韩子栋跟随看守卢照春前往重庆附近的磁器口镇购买菜肴。买完东西后,卢照春没有急着返回监狱,而是停留在镇上与人打起了麻将。 正是这一瞬间,韩子栋抓住了机会。他借口去上厕所,悄悄溜出了看守的视线。当他离开了看守的视线,立刻奔向了远离镇子的地方,沿着嘉陵江边一路逃跑。 他没有片刻犹豫,凭借着自己曾经在监狱中锻炼出来的体力,他迅速穿越了各种险境。最终,他借一只小木船渡过了嘉陵江,成功地摆脱了监狱的控制。接下来的45天里,韩子栋昼夜兼程,历经艰难险阻,最终成功抵达了解放区。  

0 阅读:144

评论列表

随风

随风

2
2025-04-10 11:15

英雄

裂谷长河

裂谷长河

裂谷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