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部门协同对美采取强硬举措:警示民众慎赴美国,存在安全风险!
4月9日,在中方宣布对美国进口商品实施对等加征50%关税后,文旅部随即发布了赴美旅游风险提示,提醒国民谨慎选择前往美国;教育部也发布了赴美留学预警,提醒留学人员评估潜在安全风险。
印象中,这似乎是首次看到两个非经济部门直接介入中美经贸摩擦。这种多部门联动或许传达出一个明确信号:“对等关税反制”只是序幕,中方的系统性反制,特别是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反制行动已经拉开帷幕。正如“白皮书”所明确,美国对华服务贸易年顺差高达265.7亿美元,其中旅行(含教育)是最为突出的优势项目。中国此次发布的两份警告,正是利用美方的“优势项目”进行反向施压。
文旅部的警告无疑将对美国旅游业造成冲击。疫情前的2019年,中国游客入境美国的人数虽仅列全球第五(约300万人),但人均消费却高居榜首,达到了10445美元,消费总额更是占到当年美国旅游出口总额的14%,远超其他国家。若中国游客数量大幅下降,美国旅游业必将遭受重创。
而教育部的预警则将直接影响到美国高校的“财政收入”。数据显示,中国留学生每年为美国贡献了超过150亿美元的学费及生活支出,占全美高校预算的12%,同时还拉动了消费、创造了就业机会。警告一出,美国高校或许就得为下一年的预算发愁了。
显然,中方的反制措施已超越了单纯的“关税对轰”,进入了“关税+服务贸易+产业链+国际规则”的全维度博弈阶段。这无疑是在向特朗普政府表明:既想通过关税获取利益,又想让其他国家承担损失,这种幻想是绝对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