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CPI同比降幅明显收窄,当前物价水平为扩内需对冲外部波动提供充分空间

新浪财经 2025-04-10 13:44:17

2025年3月物价数据点评

事件: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5年3月,CPI同比下降0.1%,上月为下降0.7%;1-3月CPI累计同比下降0.1%;3月PPI同比下降2.5%,上月为下降2.2%,1-3月PPI累计同比下降2.3%。

基本观点:3月CPI环比季节性下行,同比降幅明显收窄,主要是受上年同期基数下沉带动,与此同时,以旧换新政策扩围加力,也对家电、汽车、电子产品价格带来支撑。我们认为,在春节错期效应导致年初两个月数据大幅颠簸之后,3月CPI同比更能体现当前整体物价稳中偏弱状况。3月PPI环比、同比跌幅扩大,主因国际原油价格总体继续下跌并逐步传导至国内相关行业,国内需求偏弱拖累下,煤炭、钢铁等工业品价格亦有所下行,另外,终端消费不足导致生活资料价格跌幅也有所加深。总体上看,当前国内物价水平稳中偏弱,为扩消费对冲外部冲击提供了充分的空间。

展望未来,4月外部经贸环境变数骤然加大,部分出口转内销需求可能会对物价形成一定下行压力。不过,我们判断新一轮增量政策将会出台,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有望出手,扩内需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重点是大力提振消费。这将对物价形成有力支撑。综合上年同期基数变化,短期物价走势,我们判断4月CPI同比将在0%左右。这也意味着后期国内促消费空间广阔,不用担心通胀问题。PPI方面,美国宣布“对等关税”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同时外需放缓也将对国内工业品价格有一定抑制作用,预计4月PPI同比降幅将进一步扩大至-3.0%左右。

具体来看:

一、3月CPI环比季节性下行,同比降幅明显收窄,主要是受上年同期基数下沉带动,与此同时,以旧换新政策扩围加力,也对家电、汽车、电子产品价格带来支撑。我们认为,在春节错期效应导致年初两个月数据大幅颠簸之后,3月CPI同比更能体现当前整体物价状况。总体上看,当前国内物价水平稳中偏弱,为扩消费对冲外部冲击提供了充分的空间。

具体来看,3月春节消费旺季影响进一步消退,加之天气转暖,部分鲜活食品大量上市,当月猪肉、鲜菜、水果等主要食品价格都有不同程度下降;不过,受上年同期食品价格基数偏低影响,3月猪肉、鲜菜、水果价格同比都有一定幅度回升,食品CPI同比降幅收窄1.9个百分点,至-1.4%,对CPI同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减少约0.35个百分点,是推动当月CPI同比降幅收窄的主要因素。

非食品价格方面,3月成品油价格“二连降”,同比降幅也有所扩大,即由2月的-1.4%扩大至-6.5%,主要体现国际输入性因素影响。其他工业品价格方面,3月在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扩围加力支持下,家电、汽车、电子产品价格获得支撑,同比都有不同程度改善,并带动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降幅有所收窄。但受消费不振影响,当前消费品价格整体仍然较为低迷,这是制约3月CPI同比未能回正的一个主要因素。

服务CPI方面,节后旅游出行需求快速下行,3月飞机票和旅游价格环比分别下降11.5%和5.9%,不过,在上年同期基数下沉推动下,3月服务价格同比回正,这是推动当月整体CPI同比降幅收窄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鉴于春节错期对1月和2月CPI月度同比影响较大,3月CPI同比实际上更能代表当前整体物价水平——3月CPI同比为-0.1%,1-3月CPI累计同比也为-0.1%。另外,3月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能源价格,更能体现根本物价水平的核心CPI同比为0.5%,较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1-3月累计同比为0.3%。这显示3月及年初物价水平稳中偏弱。这一方面源于当前商品和服务供应充足,另一方面是市场需求不足现象依然比较突出。背后主要是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影响居民消费信心——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25年2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消费者信心指数是88.4%,较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回升,背后是四季度经济增速回升,楼市活跃度上升,消费者信心有所恢复。不过,当前消费者信心指数仍然明显低于100的中值水平,背后是受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居民财富“缩水”,以及2024年居民收入增速有所下滑等影响,当前居民消费信心偏弱。

需要指出的是,去年四季度以来包括消费品以旧换新在内的促消费政策加码,对物价有一定支撑作用。可以看到,去年11月至今年3月,汽车等交通工具价格累计下降0.5%,而之前的五个月累计下降2.2%。家电方面,去年11月至今年3月,家用器具价格累计上升2.9%,而之前的五个月累计降幅为1.9%。这意味着2025年促消费力度进一步加码,特别是消费品换新支持额度由上年的1500亿翻番至3000亿,将对汽车、家电及数码电子产品等主要消费领域物价有一定支撑作用。

展望未来,4月外部经贸环境变数骤然加大,部分出口转内销需求可能会对物价形成一定下行压力。不过,我们判断新一轮增量政策将会出台,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有望出手,扩内需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重点是大力提振消费。这将对物价形成有力支撑。综合上年同期基数变化,短期物价走势,我们判断4月CPI同比将在0%左右。这也意味着后期国内促消费对冲外部冲击的空间广阔,不用担心通胀问题。

二、3月PPI环比、同比跌幅扩大,主因国际原油价格总体继续下跌并逐步传导至国内相关行业,国内需求偏弱拖累下,煤炭、钢铁等工业品价格亦有所下行,另外,终端消费不足导致生活资料价格跌幅也有所加深。展望4月,美国宣布“对等关税”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同时外需放缓也将对国内工业品价格有一定抑制作用,预计4月PPI同比降幅将进一步扩大。

3月PPI环比下跌0.4%,同比下跌2.5%,环比、同比跌幅较上月均扩大0.3个百分点。这主要受内外部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受美国政府能源政策取向及贸易战风险加大等因素影响,3月国际原油价格总体继续下跌,当月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月均值环比下跌3.4%,同比跌幅较上月扩大4.5个百分点。自1月中下旬以来,国际油价较快下行,对国内原油相关行业PPI的下拉效应逐步显现,3月国内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PPI环比下降4.4%,同比下降8.5%,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PPI环比下降2.3%,同比下降7.8%,降幅较上月均有所扩大。

另一方面,国内需求偏弱拖累下,3月煤炭、钢铁等工业品价格亦有所下行。其中,随天气转暖,北方供暖季结束,煤炭需求季节性下降,3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PPI环比跌幅扩大至4.3%,同比跌幅扩大至14.9%;房地产开发投资延续下滑背景下,钢铁等工业品需求继续承压,3月钢铁行业PPI环比下跌0.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PPI环比下跌0.5%,同比跌幅分别为-10.0%和-3.4%,与上月相比有小幅收敛。另外,3月生活资料PPI环比、同比跌幅均有所加深,显示终端消费不足对整体PPI表现亦有所拖累。

分大类看,3月生产资料PPI环比下跌0.4%,同比下跌2.8%,跌幅较上月分别扩大0.2和0.3个百分点,这主要受能源及部分工业品价格拖累。因此从分项来看,当月采掘工业PPI环比、同比跌幅明显扩大,原材料工业PPI环比、同比跌幅也有所加深,但下游加工工业PPI环比、同比跌幅则小幅收敛。我们关注到,受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设备更新等政策显效拉动,近期部分下游行业供需结构有所改善,价格呈现积极变化——3月电子电路制造、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价格同比降幅较上月分别收窄0.6、0.4和0.2个百分点,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价格同比上涨2.0%,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价格同比上涨0.7%,制药专用设备、包装专用设备、纺织专用设备制造价格同比分别上涨6.1%、1.9%和0.2%。

生活资料方面,3月生活资料PPI环比下跌0.4%,同比下跌1.5%,跌幅较上月分别扩大0.4和0.3个百分点。从分项来看,当月食品、衣着、一般日用品、耐用消费品PPI环比均有所下跌,且除日用消费品PPI同比上涨外,其他分项PPI同比也均为下降。其中,或主要受汽车价格战影响,3月耐用消费品PPI环比下跌1.0%,同比下跌3.4%,跌幅较上月分别扩大1.0和0.9个百分点,对当月生活资料PPI整体表现造成明显拖累。

展望4月,美国宣布所谓“对等关税”后,原油、铜、铝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大幅下跌走势。同时,外部经贸环境变化带来出口放缓,也将对国内工业品价格有一定抑制作用——近年出口交货值在制造业产值中的比重稳定在45%左右。综合以上,4月PPI同比降幅将进一步扩大,预计在-3.0%左右。往后看,年内PPI同比能否转正,除了要关注原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外,将主要取决于接下来逆周期调节发力对冲外需放缓的效果,同时国内房地产支持政策的影响也很重要。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