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3个儿子每人出资5万,给父母买房养老,父母去世时,房子市值300

如梦菲记 2025-04-10 15:38:23

2022年,北京3个儿子每人出资5万,给父母买房养老,父母去世时,房子市值300万,3个儿子卖房分钱时,万万没想到,3个女儿一分没出,却突然蹦出来分钱,称儿女享有平等的继承权,每人应该分50万,哥仨气愤不已,6子女对簿公堂,法院判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22年的北京,秋风渐凉,可老杨家的气氛却热得像火炉,就在这一年,老杨因病去世,留下一套市值300万的房子,这房子是12年前3个儿子凑钱买的,如今他们打算卖了平分,每人能拿100万。   可谁也没想到,3个一分钱没出的女儿突然站出来,说儿女有平等继承权,每人得拿50万,哥仨一听,气得脸都红了,觉得这要求既没道理也没情面,争来争去没个结果,6个兄弟姐妹最终把官司打到了法院。   事情得从2010年说起,那年老杨和老伴刚退休,手里没啥积蓄,3个儿子瞧着父母日子紧巴巴的,又因为给他们筹办婚礼花了不少钱,心里过意不去,就合计着干点啥。   商量来商量去,决定在北京给二老买套房,让他们晚年过得舒坦些,哥仨每人掏了5万,加起来15万,挑了套不大的房子,产权写在父母名下。   当时没想着叫3个姐妹出钱,毕竟这事是儿子们自个儿的心意,图的就是让父母有个安稳的窝,买房后,老杨两口子搬进去,日子过得平淡却踏实,儿女们也常来看看,一家子倒挺和气。   老杨家6个孩子,3男3女,平日里各有各的活计,儿子们离得近,常帮着父母干这干那,女儿们嫁了人,忙着自家的事,回来的次数少些。   老杨在时还能管着,家里大小事有个主心骨,兄弟姐妹间虽不算特别亲近,但也没啥大矛盾,买房这事,女儿们没掺和,过后也没人提意见。   可时间一长,儿子们忙着孝敬父母,姐妹间来往少了,关系慢慢淡下来,老杨两口子走后,这层薄薄的亲情纸再也包不住火。   2022年老杨去世,老伴早几年就不在了,没了父母,3个儿子合计着把房子卖了,15万变300万,12年翻了20倍,谁能不心动?他们私下里早说好,按出资比例平分。   可就在要签字卖房时,3个女儿找上门,说房子是父母的遗产,6个子女得平分,每人50万,儿子们一听就炸了,当初买房时姐妹们没出过一分钱。   老杨生前也说过,这房子是给哥仨的,现在涨了值就来分一杯羹,凭啥?女儿们却不这么想,说这些年她们也没少尽孝,逢年过节嘘寒问暖,凭啥就没份儿?两边各执一词,谁也不让步,吵到最后只能上法院。   官司一打,事情就复杂了,法院查下来,老杨没留公证遗嘱,生前的话只是口头交代,算不得数,房子挂在老杨名下,那就是遗产,6个子女依法都有份儿。   儿子们拿出当初出资的证据,说15万是他们掏的,理应多得,女儿们则强调,自己这些年对父母的关心一点不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凭啥偏心?   法官听了两边的说法,又翻了翻材料,发现这房子虽是儿子们买的,可法律认的是老杨的产权,女儿们也有继承权。   折腾了好一阵,法院定了调子:房子卖了300万,综合考虑出资和继承权,3个儿子每人80万,3个女儿每人20万。   判决下来,没人高兴,儿子们觉得吃了亏,好歹是自己掏钱买的房,如今每人让出20万给姐妹,心里堵得慌,女儿们也不满意,说凭啥她们就拿20万,儿子们拿80万,分明还是不公平。   300万就这么一分,钱是有了,可亲情没了,6个兄弟姐妹从法庭出来,连句话都没说,各自散去,从前逢年过节还能凑一桌的大家庭,如今连个招呼都不打,街坊邻居听说这事,都摇头叹气,说老杨家这回是彻底散了。   回过头看,这套房本是孝心的见证,谁知却成了导火索,15万买的房子,12年后涨到300万,钱多了,人心却变了,老杨要是在世,兴许还能压住这场风波,可他没留遗嘱,也没把话说死,留下的空子让儿女们钻了个透。   法院判得合情合理,可谁也填不上亲情的裂缝,3个儿子气女儿们蹦出来分钱,3个女儿怨哥哥们独吞好处,300万一分,家没了模样。   老杨要是知道自己走后儿女闹成这样,怕是连眼睛都闭不上,这事让人瞧着心里不是滋味,钱是好东西,可亲情没了,多少钱也换不回来。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西安政法——《北京一老人去世后留下一套价值300万的房产,三个儿子声称当时是他们每人出资5万元买给父亲养老,并约定父亲百年后房子就归他们所有》

0 阅读:158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