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紧急往美国运iPhone当地时间4月8日,印度《印度时报》独家披露,美国苹果公司于3月底紧急启用5架全货运包机,将大批印度组装的iPhone火速空运至美国本土。此举被证实为规避美国政府拟于4月中旬生效的新一轮关税政策。业内估算,苹果此次“闪电战”或节省超2亿美元潜在关税成本,但空运费用高达海运的20倍。
这场 “空中快递” 行动的背后,是苹果与美国政府关税政策的 “时间赛跑”。根据美国 4 月 5 日生效的 “对等关税” 政策,印度制造的 iPhone 进口税率从 2% 飙升至 26%,每部手机成本增加 120-420 美元。
与此同时,为了巧妙地避开那让人头疼的关税,苹果迅速采取行动,同步从中国调运库存。在 3 月的最后一周,那场面可真是壮观,苹果公司累计向美国空运的 iPhone 数量超过了 200 万部!
这些如同“抢跑”一般的货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将按照旧税率被计入库存,这就好比给苹果打了一针“强心剂”,为其争取到了 3 到 6 个月的价格缓冲期。在这段时间里,苹果能够有更多的余地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压力。
押注印度,制造苹果手机,但供应链的 “含中量” 反而攀升。印度电子元件 66% 依赖进口,其中 70% 来自中国。以 iPhone 15 为例,印度工厂仅完成组装环节,A 系列芯片、OLED 屏幕等核心部件仍需从中国和韩国进口。这种 “组装依赖症” 导致印度制造的 iPhone 成本比中国高 15%-20%。更棘手的是,印度本土零部件配套率不足 30%。富士康印度工厂良率仅 50%,远低于中国的 95%。
若苹果将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iPhone 价格可能上涨 30%-40%,iPhone 16 Pro Max 或突破 2300 美元。这将直接冲击其高端市场份额,分析师预测苹果每股盈利可能下降 15%。为应对危机,苹果计划将印度制造的 iPhone 对美出口比例从 10% 提升至 50%,但这需要至少两年时间。
同时三星借机扩大在美国市场的份额。其 Galaxy S25 系列搭载自研 Exynos 2500 芯片,生产成本比苹果低 18%。此外,三星在 OLED 面板市场的垄断地位(全球 42.2% 份额)让苹果在供应链谈判中愈发被动。
眼下,苹果靠囤货暂时稳住价格,但9月的新款iPhone 17可能被迫涨价。这场“关税大逃亡”也让苹果股价三天暴跌19%,市值蒸发6380亿美元,股东们心都在滴血。
未来推演:2025将成为苹果命运分水岭——要么在全球化废墟上重生,要么沦为大国博弈的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