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1年,16岁的张作霖落难乞讨,孙寡妇看中了他,解开衣扣,掏出一块腰牌给他“

趣叭叭 2025-04-10 15:48:57

1891年,16岁的张作霖落难乞讨,孙寡妇看中了他,解开衣扣,掏出一块腰牌给他“拿着,出入后院方便!”她万万没想到,自己的收留,成全了张作霖也成全了她自己。 1891年,张作霖年仅16岁,生活困顿,四处乞讨。一天,他遇到了一位孙姓寡妇。她见张作霖衣衫褴褛,心生怜悯,于是将其收留在家中。为了方便张作霖进出后院,孙寡妇拿出一块腰牌交给他。她未曾料到,这一决定将改变两人的命运。 1890年秋,16岁的张作霖离开了家乡,孤身一人来到了高坎北磙子泡村。此地有一户姓孙的富裕人家,孙家开设了一个饭堂,专门为那些找不到工作、无处栖身的穷人提供食宿。 张作霖刚到村里时,穷困潦倒,便成了饭堂的常客。孙家管事初时见他年纪尚小,心生怜悯,每次都让他吃饱。随着时间的推移,张作霖频繁光顾,管事的不耐烦开始显现。为了拒绝他,他借口说饭堂没饭了,或其他各种理由让他无法得偿所愿。 这一切很快被孙老太太得知。孙老太太是寡居多年,慈悲善良,看到一个孤身外出打拼的年轻人遭遇如此对待,深感不平。 她立即训斥了管事,并亲自召见张作霖,告知他无论何时都可以来饭堂就餐,保证吃饱为止。这位老奶奶的温暖举动让张作霖心存感激,便认她为干妈,这也成为他生命中的第一个干妈。 多年后,张作霖发迹成名,始终没有忘记孙老太太的恩情。在他的部下中,经常分享这段往事,提醒大家在顺境时也不要忘记那些曾在困境中给予帮助的人。1924年,孙老太太去世时,张作霖派人专程送去钱财并为她立碑。 不久之后,张作霖辗转来到黄家店,他又一次进入了一个姓孙的富裕家庭工作。这个孙家财主名叫孙鬼子,性格刁钻刻薄。 一天,孙鬼子家的马丢失,怀疑是张作霖未尽责,便把他捆绑毒打,打得他几乎死去,并将其扔在荒野中。刺骨的寒风和严冬的低温几乎要将张作霖冻死。就在此时,一位名叫樊老者的路人发现了他,将他救回家中,悉心照料,经过一个多月的恢复,张作霖才逐渐恢复健康。 深知自己命运的转机来自于樊老者的施救,张作霖拜樊老者为义父,并为表示感恩,继续在樊家工作。随着体力恢复,张作霖开始注意到高坎镇的商机,便决定离开樊家,前往高坎谋生。 在高坎,张作霖最初只是做一些零工,积攒了些许本钱后,便与当地一位富裕的商人于六合伙开设了一个兽医庄。 于六合的妻子二兰子对年轻的张作霖产生了兴趣,心中滋生了不为人知的情愫。她的热情并没有得到张作霖的回应,后者一直对她冷淡如冰山。二兰子的失落转化为愤怒,她决定将张作霖陷入困境,设下圈套将其诱骗至自己的卧房,随后污蔑其非礼。 于六得知此事后,怒不可遏,与家人将张作霖捆绑至院外的一棵大树上,准备让他在严冬中冻死。就在张作霖面临生死危机时,常则春,这位在当地经营小车店的商人,恰巧路过此地。见状,他迅速前去了解情况,并将张作霖救出。 常则春不仅解开了他的束缚,还将他带回自己家中,悉心照料。为了感激常则春的救命之恩,张作霖拜他为干爹,从此两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时光飞逝,二十多年后,张作霖已成为东北地区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成为第27师的师长,声名显赫。1914年,张作霖再次回到了高坎。 当他来到凤凰甸村时,命令全体随行人员下马,徒步进入高坎。他宣布:“到高坎不准碰一草一木,不准有任何不轨行为,这是我的第二故乡。”他深情地向乡亲们致意,对干爹常则春行军礼,并亲自为常家改名“三畲当号”,从此常家成为了高坎的首富之一。 回想起自己在高坎的那些岁月,张作霖心中依旧充满感恩。曾经,他因为突发的疾病昏倒在于家的大门前,幸得于老太太及时救治,并在她家中休养了三个月之久。事后,他将于老太太视如亲母,并拜她为干妈,感激她无微不至的照顾。 在张作霖的众多朋友中,还有彭万荣,这位经营酒作坊的老板曾在他危难之际给予过帮助。在与一队俄国士兵的交战中,张作霖和他的巡警队被逼入绝境,幸得彭万荣的掩护与帮助,他们得以逃脱。 为感谢彭万荣,张作霖认其为义父,并将彭万荣的儿子彭贤引入麾下。彭贤才智出众,一直担任张作霖的财政顾问,并最终成为张家银行的总裁。

 

0 阅读:260
趣叭叭

趣叭叭

趣叭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