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神奇!近日,山西一个宝宝因为过敏体质,经常遭受生病困扰,姥爷得知后,连忙从老家背回了“百年黄土”,让外孙坐在黄土上玩耍,对此专家解释,玩土后宝宝皮肤的微生物更多样,免疫力一般会更强,但要根据个人体质而定。 (信息来源:经视直播) 泥土孕育生命,过去也是我们的老祖宗治病的常用药。但你可能只见过小孩在草地玩耍,身上都是泥,他们只是把泥土当成玩物。最近,山西有个姥爷用黄土给外孙“治病”的视频就火了,观看量破百万,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这件事体现了传统育儿方式和现代医学的冲突。这看起来很不可思议,难道是迷信吗?或者,这其实是我们忘记的老办法? 65岁的张老汉从山西神池县的黄土高坡上背回了半麻袋的“祖传秘方”,他声称这老宅地基的土能吸收孩子体内的有害物质。视频里,他的外孙坐在装满泥土的盆里,用手抓起黄土往嘴里送,老汉对此十分高兴,认为这样反而更好,孩子能更健康。这种做法引起了广泛的争议,许多网友批评他缺乏科学常识,也有一些人赞扬这是老一辈人留下来的智慧,双方观点对立,争论激烈。 这种民间偏方并非只有一例,在许多地区,类似的传统疗法仍然被人们使用。中医的古籍里,记载着用黄土作为药物的历史由来已久。北宋时期著名的医生钱乙曾经使用“伏龙肝”,也就是烧柴做饭的灶心土,成功治好了皇子的抽风症状。这味药直到现在还在被用来治疗出血病症。 有意思的是,现代科学研究似乎也为古老的黄土疗法找到了一些依据。芬兰的科学家们发现,经常接触森林泥土的孩子,他们皮肤上的细菌种类会更加丰富,身体抵抗力也会随之提高。另外,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也表明,某些土壤中含有的链霉菌,可以帮助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 不过医学专家指出,虽然接触微生物有好处,黄土疗法却因为缺少规范的操作流程,存在难以预估的风险,就像抽奖一样,结果未知。 城市里的父母追求极致干净的育儿环境,总想给孩子营造一个“无菌世界”。而在农村,老一辈人则认为“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觉得孩子应该接触自然,增强抵抗力。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育儿观念,实际上反映出当下社会普遍存在的育儿焦虑。 近年来,中国儿童的过敏比例在十年间大幅度增加,增长了300%,这与城市化进程中孩子们接触到的微生物种类越来越少有很大关系。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思考,是不是因为太过干净,反而对孩子的健康造成了不利影响? 因此,带着孩子去郊外挖野菜、参加自然营地等回归自然的育儿方法开始流行。不过,如何在传统生活方式与现代生活方式、亲近自然与科学认知之间取得恰当的平衡,仍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新冠疫情之后,益生菌和微生态疗法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一种新的健康趋势。科学家们甚至在实验室里研究模仿土壤的材料,希望从泥土中发现治疗疾病的新方法。 从山西老农那句朴实的话——“黄土养人,就像人养黄土,讲究个平衡”——到当今医学的前沿研究,我们其实都在思考同一个根本问题:人类应该如何与微生物和谐相处?是选择打造一个完全隔离细菌的“无菌环境”,还是选择接受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微生物宝藏?你觉得,未来人们获得健康的途径会是什么样的呢?
真神奇!近日,山西一个宝宝因为过敏体质,经常遭受生病困扰,姥爷得知后,连忙从老家
笔杆子说
2025-04-10 16:18:1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