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在钱学森回国的邮轮上,一位美国老太太叫来船长,拉着脸说:“你不认识

寻墨阁本人 2025-04-10 17:28:14

1955年,在钱学森回国的邮轮上,一位美国老太太叫来船长,拉着脸说: “你不认识他吗?钱先生是世界知名的科学家,怎么能让他们一家四口挤在狭小的三等舱?” 1955年,钱学森与家人站在洛杉矶港的码头上,准备登上前往中国的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 身旁聚集了大量记者。 钱学森并未因媒体的关注而感到不安,他的目光坚定。 此时,钱学森与妻子蒋英及两名子女合影留念。 照片中的钱学森衣着整齐,微微卷曲的头发向后梳。 蒋英身穿一套深色小礼服,胸前点缀着一束绢花,两个孩子则充满活力地站在父母旁边,7岁的儿子钱永刚显得格外兴奋,而4岁的儿子钱永真则在一旁微微侧头。 下午船只启程。 邮轮的旅程对一家四口来说充满了挑战,尤其是在狭小的三等舱中度过了几天。 尽管如此,钱学森并未因此感到灰心丧气。 在航行的第三天,钱学森与孩子们在甲板上散步。 突然,一位船员前来通知,告诉他有位美国老太太在头等舱请求与他会面。 钱学森起初有些不解。 当他走进头等舱时,迎接他的是一位年长的美国女性,名叫艾伦。 她是美国女权运动的活跃分子,曾为平等付出了很多努力。 艾伦听闻钱学森的名字后,表示深深的敬意,并主动表示希望能够邀请他与家人一同享用咖啡。 谈话中,艾伦得知钱学森一家被安排在三等舱,心中愤怒。 艾伦认为,作为一位世界知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和他的家人理应享受更好的待遇。 她立即联系了船长。 在艾伦坚持的要求下,船长意识到了自己的疏忽。 不久后,钱学森一家便被安排到了一间宽敞的头等舱。 舱内装潢豪华,与之前的狭小空间截然不同。 钱学森走向艾伦,满怀感激地向她表示感谢。 航行中,他们继续分享彼此的生活。 艾伦对钱学森的学术成就充满赞赏。 接下来的旅程,克利夫兰总统号经过了多个港口,包括夏威夷、日本和菲律宾。 尽管船上的其他乘客纷纷下船观光,钱学森一家始终待在船上。 美国政府曾明确表示,如果他下船,将无法保证其安全。 钱学森选择了待在船上。 船上的中国学者们来自各个领域,钱学森尤其与许国志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许国志在工程学方面的才能令他十分欣赏。 10月,船上的中国学者们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周年时,气氛格外热烈。 钱学森在庆祝活动中演奏了长笛,蒋英和两个孩子则唱起了中国民歌。 8日,克利夫兰总统号驶近香港,钱学森急切地向窗外张望。 船靠岸后,钱学森一家被送上小艇,直接前往九龙火车站。 在那里,一大群记者已经等候多时。 钱学森穿过人群时,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在深圳,钱学森和家人接受了简单的海关检查后,中国科学院的代表们在车站等候,热情地欢迎他回国。 钱学森在回忆中提到,这种感觉与在美国截然不同。 没有记者的追逐,也没有冷漠的调查员,周围弥漫着友好。 深圳整洁的街道、没有垃圾的车站,都让钱学森感到无比欣慰。 接下来的几天,钱学森继续沿途游览。 他在广州参观了党史博物馆。 对毛泽东曾在农民运动讲习所的简陋环境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开始更多地了解共产主义的思想,并积极阅读相关书籍。 10月,钱学森一行抵达上海。 在那里,74岁的父亲早已等候多时,钱学森终于和父母团聚,孩子们也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祖父。 10月底,钱学森和家人乘火车前往北京。 在火车站,20位著名科学家组成的代表团向他表示敬意。 1956年,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在北京成立,钱学森出任院长。 钱学森带领团队不懈努力,最终在1960年成功试射了仿制的第一枚导弹“1059”。 紧接着,1964年,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而1967年又完成了第一颗氢弹的空爆试验。 1970年,中国更是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钱学森的贡献不仅仅在于他推动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 他自觉肩负起培养年轻科研人员的责任,亲自为他们讲授《火箭技术概论》。 一次,面对新研制的导弹试射失败,年轻的科研人员将责任归咎于自己,钱学森却微笑着承担了责任。 1991年,钱学森获得了“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 回顾自己激动的三次时刻,他提到首次激动是在1955年,当他从恩师冯·卡门那里听到“你现在在学术上已经超过我了”时的感动。  

0 阅读:98
寻墨阁本人

寻墨阁本人

路虽远,行者将至; 事虽难,做则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