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中国掌控稀土命脉后,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近年来许多国家发现巨量稀土资源,就连一向被认为资源匮乏的日本也存在,2022年土耳其甚至仗着自己拥有世界第二大稀土矿,想要中国的技术。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近年来,中国对稀土资源的严格管控,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全球范围内的涟漪,作为稀土领域的绝对主导者,中国不仅坐拥丰富的储量,更掌握了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 然而一个奇怪的现象随之浮现:从日本到瑞典,再到土耳其,许多国家接连宣布发现了巨量稀土资源,尤其是2022年,土耳其高调宣称拥有世界第二大稀土矿,甚至试图向中国索要技术支持。 中国在稀土领域的地位,绝非一日之功,几十年来,从内蒙包头到江西赣州,中国的稀土储量稳居全球第一,占已探明储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更关键的是,中国不仅有资源,还有技术。 稀土提炼是个复杂的过程,从矿石到可用产品,需要经过多道工序,而中国的分离技术已达到70%的效率,这是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高度,正是这种全产业链的优势,让中国牢牢握住了稀土的命脉。 当出口管控政策出台后,国际市场立刻感受到了压力,稀土价格飙升,美国、日本等依赖进口的国家开始焦虑,而中国却稳稳地站在了制高点。 就在这时,世界各地的稀土资源似乎突然“冒了出来”,日本早在2021年宣布,在其专属经济区海底发现了1.6亿吨稀土储量,声称足够全球使用数百年。 瑞典紧随其后,宣称在北部山区发现了大量稀土矿藏,越南则悄然发力,2021年的统计显示,其稀土产量已占全球的16%,这些消息一时间让人们怀疑,中国独霸稀土的局面是否要被打破。 可仔细一看,这些新发现的资源大多有名无实,日本的稀土深埋海底数千米,开采难度堪比科幻电影里的场景。 瑞典的矿藏虽在陆地,却地处偏远,基础设施匮乏,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这些国家的雄心虽大,却缺少将资源变为现实的钥匙。 土耳其的举动则格外引人注目,2022年,土耳其对外宣布,在国内发现了6.94亿吨稀土矿,声称这是全球第二大储量,仅次于中国,这一数字乍看惊人,毕竟当时全球已知稀土储量不过1.2亿吨。 可很快,冷静的分析就揭开了真相,这6.94亿吨指的是未经提炼的矿石总量,经过加工,能提取的稀土氧化物不过3800万吨,与中国的4400万吨相比仍有差距。 更何况,土耳其的技术能力有限,连基本的冶炼分离都难以独立完成,面对这样的短板,土耳其却没有埋头钻研,而是把主意打到了中国头上,他们提出,希望中国分享稀土开发技术,以合作的名义换取支持。 这番操作让人哭笑不得,一个刚发现资源的国家,不去提升自身实力,反而伸手向技术霸主要援助,野心昭然若揭。 其他国家的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日本的海底稀土梦想虽美,开采成本和技术难题却让它遥不可及,瑞典的矿藏开发同样受制于高昂的费用和漫长的周期。 美国倒是重启了内华达州的稀土矿,可即便如此,开采出的矿石还是得运到中国加工,因为他们自己的冶炼技术早已落后。 土耳其甚至还加入了由美国牵头的“矿产安全伙伴关系”联盟,与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抱团,试图在稀土领域对抗中国,可现实很残酷,这些国家空有资源,却缺了最核心的技术环节。 2024年,土耳其又效仿西方,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摆出一副“制衡”的姿态,可这种小动作在中国的稀土霸权面前,不过是螳臂当车。 面对这场全球稀土热潮,中国始终保持着淡定,土耳其索要技术的请求,换来的不过是沉默,原因很简单,中国的优势不仅在资源,更在技术壁垒上。 稀土冶炼分离的工艺,几十年来由中国科研人员一点点攻克,如今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其他国家想复制这条路,少说也要几十年,更别提还要投入巨额资金。 美国花了多年都没能重建自己的稀土体系,土耳其又凭什么短时间内追上来?中国手握的这张“王牌”,不是随便哪国跳出来喊几声就能动摇的,无论各国如何折腾,稀土产品的命脉依然牢牢攥在中国手里。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中华网军事——《要中国交出稀土技术,话音刚落,中方宣布重大突破,土耳其看呆了》
国外的稀土为什么不自己建精炼厂?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提供免费精炼服务。比如,你有一
【93评论】【9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