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东来真没说错山姆!4月8日上海,山姆19岁送货小哥深夜哭叫不想活了,顾客不放心出来看,问了才知道送货时着急,车没停好侧翻货洒一地,其他家肯定超时,晚一家要扣400块,少说也有五单,罚款没两千下不来,所以直接崩溃了。网友:送一单挣5块,超时一单罚400块,收那么多会员费,还要压榨底层送货人员。没有人文关怀的企业,注定走不长远! (信息来源:抖音账号--最坚强的泡沫) 午夜时分,上海的街道冷清寂静,一个年轻人孤零零地蹲坐在地上,默默地流着眼泪。没有哭喊,只有压抑的啜泣,这份无声的悲伤更让人揪心。这个年轻人是谁?究竟是什么样的遭遇让他感到如此无助和绝望?他的遭遇背后,是否隐藏着某些难以启齿的秘密或者故事? 2024年4月8日,上海发生了一件事:一位19岁的山姆会员商店外卖员,因为送货延迟,可能要承担非常高的罚款,结果他在街上情绪失控,哭了出来。这件事迅速在网上引起了很大的讨论,很多人都在关注这件事,也让大家开始重新思考山姆会员商店的运作方式是否存在问题。 19岁的小李,化名,在山姆超市做外卖员。4月8日晚上,他和平时一样,忙碌地骑着电动车送货,没想到发生了意外状况,让他有点措手不及。因为电动车在停放的时候没有停好,后面的货箱突然打开了,里面的商品洒了出来,这让他耽误了不少时间。 最终,系统判定5个订单超时,自动执行了2000元的罚款。这笔钱对他来说几乎等于半个月的收入,打击很大。“求求你们,别扣钱了……”小李绝望的哭喊,让人不禁感到心酸。因为几个订单延误,小李面临着巨额的经济损失,这对他来说是沉重的负担。 山姆会员商店的商品配送主要依赖合作的物流公司。外卖员通常与这些物流公司签约,他们的收入由固定工资和送货提成两部分组成。但是,如果送货超时,他们就会被罚款,这使得他们的收入很不稳定,就像头上悬着一把随时可能落下的剑。 山姆的配送时间规定特别严格,一旦超时就会扣很多钱。这种罚款的金额对外卖员来说负担很重,让他们感到压力很大,因为他们的收入并不高。尤其遇到天气不好或者堵车等情况,送餐超时几乎无法避免。但即便如此,外卖员还是得承担超时罚款,这让他们更难维持生活。 山姆会员商店总说自己商品好、服务也好,这些优质体验是吸引大家办会员的关键。但这种好,是不是建立在外卖小哥的辛苦上,让他们承担了更多压力,权益没得到应有的保障呢?也就是说,山姆的好服务,会不会是以牺牲外卖员的利益为代价换来的? 山姆超市采用劳务外包,把送货的活儿交给其他公司和外卖员,这样能省钱,降低自己承担的风险。但这么做也让山姆少了很多直接责任,容易忽略外卖员的权益。山姆一直说自己很重视社会责任,但这次外卖员的事情说明,他们在保护劳动者方面做得还不够好,跟他们自己宣传的形象差很多。实际上,外包模式下,外卖员的工资待遇、安全保障等更容易被忽视,一旦出现问题,责任也很难界定,这与山姆追求的企业社会责任目标并不相符。 小李的经历不是偶然,反映了外卖行业普遍的难题。平台靠算法提高送餐速度,却也让配送时间变得紧张,外卖员的负担加重。“精准”的算法计算常常赶不上现实的变化,无法预料各种意外情况的发生。 外卖平台得扛起责任,好好保护外卖员,把派单规则改得更人性化一些,别让外卖员太累。还得建个靠谱的申诉渠道,外卖员有啥正当要求,平台得赶紧处理。政府部门也该管管外卖行业了,盯紧平台用工情况,确保外卖员的权益不受侵害,还得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把平台、第三方公司、外卖员的权利义务都说清楚。 国外一些外卖平台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比如,美国的DoorDash,送餐员可以自由安排工作时间,还能享受医疗保险之类的福利。英国的Deliveroo则成立了送餐员委员会,并且提供培训,帮助他们提高技能。 小李的遭遇令人难过,也引发我们对企业责任的思考。公司在追求更多利润时,是否应该更多地关注社会公益?怎样才能在保证公司发展的同时,更好地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考虑。 企业不能只看重赚钱,更要关注员工的福祉和社会影响,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们需要建立一种更公平、更负责任的商业模式,让企业发展与社会进步相互促进,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未来。希望小李的事情能引起更多企业重视,让员工的权益得到应有的保障。
于东来真没说错山姆!4月8日上海,山姆19岁送货小哥深夜哭叫不想活了,顾客不放心
笔杆子说
2025-04-10 19:18:05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