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出来说实话了!在我们反制美国之后,4月8日,德媒刊文表示,对付美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象征性的对美国挥舞木棍。另一种则是,以牙还牙。但也只有像中国这样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强国,才有能力同华盛顿如此分庭抗礼。对于经济强大,但政治和军事影响力极其有限的欧洲来说,面对中美对决,欧洲人已经沦为旁观者。
4月10号,中国对美国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的措施正式生效,从大豆到芯片,从玉米到医疗器械,一个都没落下。
消息一出来,美国股市两天蒸发了6.6万亿美元,相当于他们GDP的四分之一,道琼斯指数暴跌近4000点,连硅谷的科技巨头都坐不住了。
更绝的是,中国还卡住了稀土出口的脖子,对钐、钆、铽等7类中重稀土实施管制,这些可都是美国军工和高科技产业的命根子。
再加上把11家涉台军售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暂停6家美企的输华资质,这一套组合拳下来,美国想不疼都难。
中国敢这么干,靠的是背后的硬实力,2025年,中国GDP预计增长5%左右,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30%以上,巴西大豆替代美国供应,国产C919订单排到2030年,产业链自主程度越来越高。
科技上,中国刚发布了全球首款2D无硅芯片,厚度只有头发丝的千分之一,能耗降低90%,还绕开了EUV光刻机的限制,直接在材料和工艺上实现了弯道超车。
军事上就更不用说了,从航母到隐形战机,从高超音速导弹到量子通信,这些年的投入和成果有目共睹。
反观欧洲,就像个被捆住手脚的巨人,经济上虽然发达,但政治上一盘散沙,欧盟27个国家各有各的算盘,连武器采购都得凑在一起商量,光战斗机就有178种型号,后勤保障乱成一锅粥。
军事上更是处处受制于美国,波兰作为北约东翼的重要国家,自己承认常规武装力量只能撑14天,还得依赖美国的F-35和“爱国者”导弹。
欧盟想搞联合采购,结果发现78%的军费都花在了非欧盟供应商身上,64%的武器进口来自美国。
更尴尬的是,欧洲连五代机都造不出来,还得买美国的F-35,关键时刻连自己的国防都保不住。
这种差距背后,是中国和欧洲截然不同的战略选择,中国这些年一心一意搞发展,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从稀土管制到芯片自主,每一步都在夯实基础。
而欧洲呢,一边要应对俄乌冲突的烂摊子,一边还得防着美国的“对等关税”,自己内部还在为军费分摊吵得不可开交。
德国想增加国防预算,法国却在闹罢工,波兰拼命买武器,西班牙却在削减军费。这种内耗让欧洲在中美博弈中彻底沦为旁观者。
不过,欧洲也不是没想过改变,最近欧盟发布了《欧洲防务白皮书》,打算投入8000亿欧元重整军备,还想在防空反导、反无人机这些领域加强合作。
但问题是,欧洲军工产业早就被美国挤得没了活路,德国莱茵金属集团连坦克装甲钢都得等好几个月才能交货,更别提造五代机了。再加上美国在背后使绊子,欧洲想摆脱依赖谈何容易。
说到底,德媒的话其实点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在大国博弈的棋盘上,光有钱是不够的,还得有说一不二的政治手腕和能扛事的军事实力。
这也给其他国家提了个醒,要想在国际舞台上有话语权,就得像中国一样,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把拳头攥得紧紧的。
wj828310
c919的发动机跟主要部件是谁的?
有言在先
美股几天跌的,一天就捞回来了。还绰绰有余。
暴风雨
欧洲统一成为一个国家那力量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