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虑一个对我很重要的决策。考虑把一苒的偏深度思考讨论分享的节目和偏消费者科普讲

一苒说车啊 2025-04-10 22:45:32

在考虑一个对我很重要的决策。

考虑把一苒的偏深度思考讨论分享的节目和偏消费者科普讲车的节目拆分成两个频道。

因为我发现,两者的读者群体差异太大,矛盾无法调和。喜欢A的讨厌B,喜欢B的漠视A。

不像是奥迪和大众的关系,更像是博世和丰田的关系。

虽然我一直建议和支持蔚来采用“One NIO”战略,但我自己在考虑拆分。因为已经不是简单的MG和智己定位谁高谁低的差异化,而是读者诉求方向的根本性区别。

跟一个在奥克兰居住的新西兰人Jim讲述中国汽车产业的任何深度话题,他都是无感的。他只想知道,新MG4好不好,什么时候到货。除了MG4,他也想知道是否还有别的选择。

我的设想是:

深度节目频道继续叫“一苒一刻”,核心读者是Professionals。从过去三年的经验来看,他们的典型画像是:陆家嘴和深圳的基金券商从业者,车企的产品营销研发人和管理层,汽车媒体人,深度汽车用户,其它产业中爱思考和观察的职业人士。总之,就是服务真正深度关心汽车的读者。

内容延续过去的风格,会包括行业新闻评论、专题解读分享、嘉宾访谈对话、市场深度洞察。

如果能拆分,“一苒一刻”的定位就会更纯粹,一苒以后在这个频道不会刻意的追求娱乐化和故事包装。会力求更直接更具体更严肃。

消费者和公众导向的新频道,我想叫做“一苒和尼克”,重点就是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考虑他们目前的认知基础,向全球消费者和公众介绍中国车,科普中国汽车产业。英语对白为主。必要的时候加上中文字幕。偶尔我个人做中文车评也会放在这里。

本来我是非常不想拆的。但现在互联网平台的算法很坑人。他们并不是分发给“关注一苒的人”,不是作者导向。更多是“标签和话题导向”。我的内容风格和类型频繁轮替,算法分发无所适从,乱七八糟。无法推送给本来应该推送的人。

请大家帮我看看这样做妥不妥。请评论区留言:拆,还是不拆。

如何合适?我从下周就开始执行。

我学习先进风云人物的思路,开始用社交媒体进行反向业务治理。

0 阅读:0
一苒说车啊

一苒说车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