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野鸡泛滥成灾,为何很少有人吃?当地农民直言:“别说吃了,我们甚至都不敢招惹它! 野鸡在东北算是最没有威胁的动物了,五岁的小孩鸡厌狗嫌,小孩子都能轻松拿捏野鸡,更别说成年人,现在的野鸡更是一度泛滥到漫山遍野都是,随便拔个草窝,就能看到野鸡,怎么就能没人敢招惹这种弱小的美味的动物呢? 那时候物资匮乏,城里人攥着肉票排队买猪肉,农村娃漫山遍野追野鸡,弹弓一响就能打回一只 “落锅头”。 虽说野鸡肉柴得像老树根,骨头比肉多,炖上俩钟头都咬不动,但在油星子都少见的年月,能在灶台上闻到野鸡炖蘑菇的香味,那就是过年般的享受。中老年人回忆起当年,眼睛都发亮 —— 那时候野鸡满林子扑棱,谁能想到几十年后,这东西反倒成了没人敢碰的 “烫手山芋”? 野鸡的命运转折,得从 2000 年算起。国家一纸《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把它列为二级保护动物,紧跟着《刑法》第 341 条就像紧箍咒似的套上了:抓一只野鸡判五年,卖一只罚款五万。 2018 年河南有个农民不信邪,在自家林地逮了四只野鸡,结果蹲了五年大牢还赔了三万块。这事儿在东北传开后,连小孩都知道:野鸡屁股摸不得。就说去年黑龙江破获的非法狩猎案,几个胆大的用猎狗抓野鸡,最后不光野鸡没收,人还被判了三年。法律的板子这么重,谁还敢动歪脑筋? 可保护政策见效太快,野鸡反倒成了 “麻烦精”。这东西繁殖起来像兔子似的,一窝能下 8 到 12 个蛋,一年能孵两三窝。再加上天敌狐狸、老鹰越来越少,野鸡在东北彻底 “称王称霸”。 现在漫山遍野都是它们的叫声,隔着一里地都能听见 “咕咕” 声,比农村大喇叭还响。更绝的是,这些家伙学会了 “吃皇粮”—— 春天刨开刚播种的玉米地,把种子啄得精光;秋天钻进稻田里,专挑饱满的稻穗下嘴。吉林有个农民算了笔账:自家十亩地,被野鸡糟蹋得减产三成,一年损失上万块。想赶走吧,野鸡机灵得很,稻草人、反光带根本不管用,没两天就识破了 “空城计”。 最让农民头疼的是,野鸡现在 “吃定” 了人类。黑龙江有村民在院子里吃饭,野鸡直接飞进来抢饭碗;辽宁有农户在地里干活,野鸡就在脚边大摇大摆地刨食。更夸张的是,有些野鸡飞着飞着直接撞上村民家的玻璃,摔得晕头转向,可谁也不敢捡 —— 捡了就等于捡了个 “定时炸弹”,说不定哪天警察就找上门。 有人说,既然野鸡泛滥,为啥不学日本搞 “计划狩猎”?去年吉林有个县申请调控野鸡数量,结果审批流程走了八个月,等批下来时,野鸡早就把庄稼啃得精光。还有人琢磨着人工养殖,可养殖场的野鸡根本卖不动 —— 老百姓怕吃出问题,餐馆更不敢碰,毕竟野生和养殖的 DNA 一验就露馅。 这保护政策到底是保护过头,还是另有苦衷?要是放开捕杀,会不会重蹈当年数量暴跌的覆辙?
东北野鸡泛滥成灾,为何很少有人吃?当地农民直言:“别说吃了,我们甚至都不敢招惹它
晨曦微光里
2025-04-11 09:27:09
0
阅读: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