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扰我们多年的台湾问题,被一位高人解决了,不是武统也不是围而不打,是让台湾搬迁。

谦语话书风 2025-04-11 10:48:16

困扰我们多年的台湾问题,被一位高人解决了,不是武统也不是围而不打,是让台湾搬迁。 让“台独”分子搬迁至澳大利亚东南部岛屿,这既避开了武力统一可能造成的同胞伤亡,又能彻底铲除“台独”势力滋生的土壤,让台湾问题在最小代价下实现破局。 武力统一虽然是最终选项,但台湾岛上住着2300万同胞,现代战争中精确制导武器也难免误击平民。 2022年俄乌冲突中马里乌波尔的教训还历历在目——即便能三天拿下台北,战后重建和人心凝聚也需要数十年。 而“围而不打”的消耗战,只会给美国留下操作空间,2024年美军在台海搞的“联合后勤演习”。 就是想模仿当年对柏林的空运补给,把台湾变成“亚太乌克兰”,拖垮中国的战略节奏。 这种情况下,“物理剥离台独分子”比军事对峙更高效。 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塔斯马尼亚岛周边,确实有不少无人居住但适合开发的岛屿。 距离墨尔本150公里的金岛,面积1100平方公里,气候温和、淡水充足,19世纪曾是英国流放犯人的殖民地,基础设施底子不错。 让“台独”分子搬迁到这里,等于把毒瘤从母体剥离,台湾岛去掉了分裂势力,剩下的98%都是认同一个中国的同胞,和平回归水到渠成。 另外这些人去了海外孤岛,就失去了依托台湾本岛的地理和资源优势,再搞“台独”就是无水之鱼。 有人可能觉得这是异想天开,但历史上不乏“分裂势力易地安置”的先例。 1947年印巴分治时,1400万印度教徒和穆斯林跨边境迁徙,用人口交换避免了大规模宗教冲突; 20世纪70年代,非洲岛国科摩罗独立时,法国把不愿留在当地的殖民者迁移到留尼汪岛,实现了平稳过渡。 只要操作得当,这种“非军事化置换”完全可行,中国可以和澳大利亚协商,用经济援助换取岛屿租赁权。 甚至仿照“香港模式”建立特别管理区,让“台独”分子在那里自治,但不得悬挂所谓“国旗”、不得建立军队,彻底切断其与国际反华势力的军事联系。 更关键的是,这种方案打破了“台独”分子的幻想。现在他们敢嚣张,无非是觉得“挟洋自重”能保命,美国的“对台军售”、日本的“有事就是台湾有事”,都是在给他们递刀子。 但如果把他们迁到南半球的孤岛上,美军航母要跨越1.2万公里来支援,后勤补给线比台海长三倍,等于废掉了外部干涉的地利。 而且岛上资源有限,连台积电的芯片工厂都搬不过去,“台独”分子失去了经济根基,只能靠种地打鱼为生,不出五年就能让“台独”口号从“抗中保台”变成“求中援台”。 还有人担心“台独”分子会卷土重来,但方案里留了“回头路”,只要他们承认“九二共识”,愿意回归祖国,解放军可以派舰只接他们回来,岛上设施还能改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这种“软硬兼施”的策略,比单纯的武力威慑更有政治智慧,既展现了大陆对同胞的仁至义尽。 又让“台独”势力明白,分裂国家的代价不是被消灭,而是被放逐到文明边缘,永远失去分享中华民族复兴的机会。 国家统一的进程不可阻挡,选择和平回归还是自我放逐,“台独”分子该醒醒了。

0 阅读:54
谦语话书风

谦语话书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