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军事占领,语言殖民为啥更可怕?因为“字存则文明存,言在则民族在”。语言就是文明的命门,语言殖民就相当于给文明换血。换血之后,受害者会爱上迫害者,产生强烈的精神皈依。 剥夺一个民族的语言,就是抽走他们的灵魂。当今世界,这种因为语言而产生强烈精神皈依的国家中,印度最为典型。所以,相比高难度“印度崛起”,印度选择了“印度裔崛起”。 这些印度裔主要是讲英语的印度精英,占比印度人口约10.5%,实际精通者不足5%。他们最大梦想就是润英美加,因为英语就是他们的母语,是他们表达思想的工具,更是其思想的塑造者。 “要毁灭一个民族,先摧毁它的语言。”这是一句立陶宛谚语,却在印度得到了最残酷的验证。在德里和孟买的五星级酒店里,英语流利的印度精英,一边喝咖啡装叉,一边谈论股票涨跌。 一墙之隔的贫民窟,操着各种方言的印度母亲正在辱骂自己的孩子,甚至撕毁他的印地语作业本,原因是学习印地语没出路。2023年,印度英语媒体从业者的收入是印地语媒体的4.2倍。 这种割裂正是英国殖民者留给印度最深的伤口,永难愈合。2019年,印度政府推行《新教育政策》,要求小学教学用母语,引发全社会激烈反对,这恰恰证明了语言殖民的毒性已深入印度老铁的骨髓。 我们如何思考,就取决于我们如何说话。美国语言学家沃尔夫发现:霍皮印第安人没有“时间”概念,就是因为他们的语言里不存在过去时、将来时之类的词语。 爱斯基摩人长年生活在冰天雪地里,所以爱斯基摩语有50多个关于“雪”的词汇,塑造出了对冰雪的超常感知。阿拉伯人长期跟骆驼生活在一起,导致阿拉伯语中关于骆驼的词汇多达600个,承载着沙漠游牧文明的全部智慧。 早在180万年前,我们的祖先掌握了如何用火,通过火去认知、理解和征服世界。所以,与火有关的汉字多达400多个:炎、煌、焰、烤、炮、燃、烧、灶……同样,因为对“水”的理解足够深刻,仅与水有关的常用字就达到了300多个。 等到某一天这些语言文字消亡了,那文明就消失了。比如满语消亡之后,历史档案馆里300万份满文奏折就成了天书。故宫乾隆年间的地暖系统设计图,因为满语注释失传,导致修复工程多花了2.3亿元。 再比如韩国这个二B搞去汉字运动,导致历史断层率达62%,法律条文歧义率上升40%,更搞笑的是韩国年轻一代读不懂1919年的《独立宣言》。连自己的《独立宣言》都读不懂,你特么独立个屁啊! 1835年,英国官员麦考莱在《印度教育备忘录》中写道:“我们需要培养一类印度人,他们的肤色是棕色的,但品味、观点和智力是英国式的。”此后,这份文件就成了语言殖民印度的宣言书。 1824-1850年,英国关闭了印度1200所梵文学校,新建了800所英语学校。1837年,英国人废除莫卧儿帝国官方语,导致2000万份历史文献沦为废纸。梵文研究者从1820年10万人锐减至1901年不足2000人…… 英国史课时占比42%,印度史仅14%。英国文学课时是印度文学的3倍。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被标注为野蛮人的神话,被移出必修课,《罗密欧与朱丽叶》被包装成高级文明的真爱,莎士比亚戏剧成考试重点…… 另外,英国殖民者还将英语和收入挂钩,1883年《印度文官法》规定:不会英语者不得担任公职。等到1911年,印度公务员中英语使用者占比已达到89%,月薪150卢比,而印地语使用者仅占11%,月薪18卢比。 教育驯化几十上百年,大批量制造精神买办,印度文明不消亡才有鬼了。印度国父尼赫鲁曾在自传中承认:“我能背诵《李尔王》,但对《薄伽梵歌》一无所知。” 今天,印度国会里的议员们,用英语辩论印度农业政策,但印度82%的农民根本听不懂。印度最高法院用英语审判,但85%的涉案民众需要翻译。宝莱坞电影中,穷人逆袭的标志是学会飙英语……既魔幻又现实,主打精神分裂。 今天,印度因为英语优势而成为“世界办公室”,代价却是英语小说占出版量的60%。方言电影投资减少70%,导致地方文化濒危。英语补习产业规模达200亿美元,相当于印度国防预算的1/3……文化自杀啊! 英国人虽然走了近80年,但他们的舌头依然卡在印度人的喉咙里,印度人却沾沾自喜。58%的印度精英认为英语更高级,29%的大学生无法用母语写求职信。印度IT大亨穆尔蒂曾说:在班加罗尔,你说英语能拿到3万卢比,说坎纳达语只配送外卖! 这就是语言殖民最恶毒的地方,它会让受害者爱上自己的枷锁。为此,清醒的印度学者发出呐喊:“我们用敌人的语言思考,用敌人的标准成功,却幻想自己是独立国家!”淳朴的印度农民说出谚语:鱼,不会因为学习鲨鱼的语言就变成鲨鱼! 其实,语言既然是文明DNA,也是祖先留给后人的时间胶囊。坐上这颗胶囊,有的国家可以穿梭千年,有的连百年都够呛。而汉字却可以让我们在方寸翰墨之间,往来五千载,与孔孟论道,同李白醉月!
相比于军事占领,语言殖民为啥更可怕?因为“字存则文明存,言在则民族在”。语言就是
东意和你不一样
2025-04-11 11:06:34
0
阅读:52
老何
语言是思维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