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一男子刚下班,正走路回家,半路时,就看到路旁电线杆突然着火了,好在当时火势还不算大,男子看了看四周,二话不说,直接弯腰抓起地上的沙石,朝着着火点一把把扔过去,不一会儿火就被扑灭,要不是男子反应快,及时出手,这火要是烧大了,后果简直不敢想。 这惊险一幕发生在广东佛山南海区。电工陈师傅下班路过桂澜路,突然听见电线杆传来"噼啪"声。抬头看见绝缘瓷瓶窜出火苗,电线胶皮烧得卷曲发黑。他抄起路边工地的沙子就往三米高的着火点扬,路过的外卖小哥停下车,摘下头盔帮他装沙。两人配合着抛了二十多把,硬是把火苗压了下去。 供电局抢修人员赶到时,明火已经熄灭。检测发现是老化电线短路引发火灾,再晚十分钟就可能烧断主干线路,导致周边三个小区停电。陈师傅抹着满脸黑灰说:"干我们这行的都知道,电火不能用水灭,沙子能隔绝氧气。"他布满老茧的手掌被烫出好几个水泡,却摆摆手不肯去医院。 这场面让人想起上月杭州的相似事件。凌晨三点,便利店店员用灭火器扑灭冒烟的电箱,避免了一场商场火灾。消防部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市民参与扑救的初期火灾占总数38%,比去年同期增长12%。越来越多人掌握"黄金三分钟"灭火技能,往往比专业救援更快抵达现场。 专家提醒不是所有火情都适合普通人干预。像锂电池起火要用专用灭火器,油锅起火得盖锅盖。但像电线起火、垃圾桶燃烧这类初期火情,正确处置确实能避免灾难。北京消防最近推出"灭火四步歌":"一断二隔三覆盖,报警永远不能少",用顺口溜教居民判断火情。 网友们的评论充满烟火气。"螺丝刀战士"留言:"上次看见变电箱冒火星,我抄起奶茶就泼,结果被保安追着骂浪费粮食。"另一位"怕死但正义"调侃:"我这种只会喊'着火了'的菜鸡,是不是该随身带包食用盐?"也有暖心故事:"便利店小哥用十瓶矿泉水浇灭路边垃圾箱火苗,第二天收到居民集体送的锦旗,上面绣着'移动消防栓'。" 这些平民英雄背后藏着隐忧。老城区电线老化、共享单车电池随意丢弃、商铺私拉电线等问题仍然突出。广州越秀区刚完成改造的步行街,所有电线都套上阻燃管,每隔五十米配备灭火沙箱。这种"防患于未然"的设计,或许比事后补救更重要。 看着陈师傅沾满沙粒的工作服,忽然想起小区总被杂物堵住的消防通道。灾难来临时的生死竞速,可能就取决于平常那些不起眼的细节。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如果你们遇见类似情况,是会像陈师傅一样果断出手,还是站在原地等待救援?当我们抱怨安全隐患时,是否也该问问自己:手机里存着消防报警电话吗?家门口的灭火器检查过有效期吗?大家怎么看呢?
晚上,一男子刚下班,正走路回家,半路时,就看到路旁电线杆突然着火了,好在当时火势
我来侃社会啦
2025-04-11 14:19:28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