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卫立煌为保85岁家母求助朱德,朱德深感棘手,转而请教毛主席。毛泽东看罢思索后,决定将卫列入“战犯名单”头条,人们后来才悟到其中深意:这是对卫存续之恩。 “卫立煌担着东北剿匪总司令,打共产党却推三阻四,立刻把他革职查办!” 蒋介石面色黑沉的看着锦州解放的消息,他扼腕叹息,要不是卫立煌几次三番的不肯进攻,锦州重镇怎么会失去。 蒋介石还在纳闷,自己身边的五虎将之一,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畏手畏脚了。 他早就疑心这个卫立煌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卫立煌说话的口气倒是有些像共产党了。 一想到此,蒋介石心中惊出一身冷汗,掌握重兵的国民党高官身边,都有他埋伏的密探,没有听说卫立煌投共。 正当蒋介石犹疑不定,猜测卫立煌意图的时候,卫立煌已经带上一家老小,准备经由广州逃往香港。 “卫将军不在北平等蒋委员长命令,跑到广州干什么?” 国民党特务突然出现在广州拦截,卫立煌暗叫不好,这下要全身而退,恐怕要费一番功夫了,自己能抗住,85岁的老母亲可经不起折腾了。 虽然心里惊慌,卫立煌面上却保持着镇定,“我又不是被抓了,难不成连带家人散心都不行了。” 卫立煌只得打道回府,赶回南京等蒋介石的下一步。蒋介石对卫立煌看得严,他稍有动作就会受到一阵盘查。 辽沈战役大败让蒋介石草木皆兵,不敢对任何风吹草动掉以轻心,卫立煌被困在南京,只能秘密联络共产党帮忙。 难道真的像蒋介石担心的那样,卫立煌成为了共产党了吗? 卫立煌曾经被蒋介石称为剿共有功,那时候他真心追随蒋介石不假,可是蒋介石此人疑心颇重,又看重自己的嫡系,卫立煌战功赫赫,却依然被排斥在权力中心之外。 西安事变时,卫立煌作为剿匪的先驱,家属亲人皆被囚禁,他本以为自己必死无疑,却不想共产党抱着和平合作的态度,让他大为改观。 抗战时期,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卫立煌还成为了八路军的名义上司,跟许多共产党高层有深入交往。 朱德三次跟卫立煌会见,毛主席邀请卫立煌到延安参观,卫立煌对共产党人佩服至极,一直珍藏着那时候的合影。 卫立煌跟共产党的亲近,更加重了蒋介石的怀疑,从那时候开始,蒋介石虽然依旧重用卫立煌,但是对他的监视也更为严密。 一面是萍水相逢真心相待,一面是舍命追随却处处防范,卫立煌也逐渐看清了蒋介石的真面目。 后来卫立煌决心尽快将内战,想要跟共产党合作,但是这件事要严格保密。因此在解放战争时,卫立煌虽被委派重任,但是尽力自己最大能力按兵不动,助力胜利解放。 此时蒋介石吃了败仗,卫立煌难逃责难,为了保护家人周全,他秘密写信给朱德,希望能帮忙营救家人。 这件事十分难办,若是共产党帮助卫立煌,则恰好坐实了卫立煌的通共传闻,反而让他的处境更为不利。 朱德找到毛主席商量,这件事该怎么办,“卫立煌一家老小都在老蒋的手里,要是营救就得闹出好大动静,不好办啊。” 毛主席思索了一番,既然不能明面保护,那不如反其道而行之:“不如共产党也给卫立煌加一道‘罪’。” 朱德接过毛主席写下的手令,不仅眼前一亮,这确实是个好办法。 不久后,新华社头版头条公布了43名国民党战犯名单,卫立煌赫然就在其列,在软禁中的卫立煌听到电台播报,拉着妻子说,有救了! 蒋介石也看到了名单,此时大局已定,蒋介石忙着逃亡,也顾不上给卫立煌定罪,卫立煌终于脱离了软禁。 后来新中国成立,在香港避风头的卫立煌高兴地向昔日的共产党友人发去贺电。国民党始终不忘催促卫立煌去台湾,但是卫立煌不肯答应,而是在共产党的安排下,回到了北京。 从赫赫有名的五虎上将,到帮助解放胜利的爱国将领,卫立煌的转变和经历堪称一段传奇。 参考资料:辽沈战役最大卧底:国军将领卫立煌亲共之谜2009年04月08日18:41来源:新华网
知道他是谁的,历史肯定学得好!
【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