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怎么看老人养老这件事呢?我觉得有时候养儿防老,真不如养老防儿。就像我家隔壁的王姨,70 岁了,她前年被定居澳洲的女儿接去养老,当时把自己的三居室卖了 138 万带到澳洲。可谁能想到,半个月前王姨又回来了。 我看到王姨明显老了很多,她站在自己以前住的三居室窗户前发呆。王姨走后,隔壁邻居说她和女儿一家关系不太好,最后被女婿赶回来了,现在住在小旅馆里,身上只剩 2 万多元,原来那 136 万都给了女儿。这事儿在小区棋牌室传得沸沸扬扬,有人说去年看见王姨女儿晒新车和豪宅,可转头就在朋友圈把妈妈屏蔽了。物业保安说得更夸张,说这半个月王姨天天在售楼处转悠,盯着新开的养老公寓宣传册发呆,手里攥着药盒,手都在抖。 不过,也不是所有子女都这样。菜市场卖鱼的陈姐,她把公婆从温哥华接回来住自己家。她说在加拿大老两口整天关在公寓里看天花板,回来虽然住得挤,但至少可以在门口聊菜,过得挺开心。现在老爷子帮人写春联,老太太和人一起跳广场舞,精神比出国前还好。这就和王姨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 再说说我隔壁楼的李叔,他儿子当年要把他接去加拿大,李叔直接把房子过户给了孙子,但有个条件,就是账户里得留 50 万看病的钱。现在儿子每个月视频查账,比闹钟都准时,生怕老爷子动了他养老基金。从这里看,李叔的做法就比王姨聪明多了。 王姨那 136 万,想要要回来难如登天。我的涉外律师朋友接过类似的案子,他说华人家庭的钱进了澳洲的账户,打官司的费用比争议的金额还高。更坑的是有些子女搞财产代管,美其名曰是帮理财,实际上每个月发零花钱比退休金还少。 小区里那些死活不卖房的老人,真的是有大智慧。楼下的吴教授把三套房写成遗嘱,哪个孩子回国照顾他,就给哪套房。结果他儿子在美国当码农,辞职回来考公务员,女儿也从墨尔本飞回来相亲找本地男友。现在这些老人开始把房子当作孝心诱饵了。 最让人心酸的是王姨盯着旧居窗户的眼神。那套房她住了三十年,阳台上种的三角梅现在已经爬满了别人家的防盗网。上个月新住户装修时,把王姨亲手做的枣木柜子当垃圾扔了,收废品的老张捡回去转手卖了两千块。很多东西,带得走的是钱,带不走的是回忆。 朋友圈里那些接父母享福的孝顺戏码,大家也该重新想想。认识的导游说,海外华人圈有个隐秘群体叫候鸟老人,跟着子女移民又跑回国,机票钱都是找老乡凑的。悉尼的刘奶奶更惨,给孙子当完保姆后被送去养老院,现在天天打越洋电话学拼多多退货。 昨天看到社区在推广意定监护,说是能指定朋友当监护人,防止亲生孩子出问题。这世道,养个孩子还不如找个靠谱的邻居。我家那口子看到新闻后,连夜把定期存款的密码改成我知道他前女友生日,有些防备,必须提前做好。大家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2022年,北京3个儿子每人出资5万,给父母买房养老,父母去世时,房子市值300
【54评论】【54点赞】
用户54xxx46
什么养儿防老?那是生命的连续!不生养了户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