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革命的历史长河中,方兰亭这位被尊称为 “革命的母亲” 的女性,她的无私与大爱,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敬仰。 方兰亭对革命的贡献,绝非偶然,而是源自她内心深处坚定的信仰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有人或许会认为,在那个艰苦的年代,个人的利益和家庭的完整才是最为重要的,然而方兰亭却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 1940 年,四县边联县遭遇灾荒,日军又四处烧杀抢掠,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八路军战士们为了不加重百姓负担,只能吃糠咽菜。方兰亭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当时,战士们收到了方兰亭送来的香喷喷的煎饼,正吃得香甜时,细心的班长却发现了不对劲。平日里活泼可爱的小兰不见踪影,而方兰亭对于粮食的来源也支支吾吾。原来,为了让战士们能吃好一点,方兰亭竟将自己的女儿小兰卖去当童养媳,换来了 10 斤谷子,烙成了煎饼。战士们得知真相后,先是惊愕,随后抱头痛哭,齐刷刷地跪到方兰亭面前喊她 “娘”。后来战士们凑钱又把小兰换了回来。 方兰亭不仅为了战士们做出了巨大牺牲,还在劝降土匪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就像一位扭转局势的关键舵手。土匪石邦杰从小是孤儿,曾受方兰亭施粥救命之恩,一直把她当亲娘。日军入侵后,石邦杰拉起人马,后成土匪。四县边联县委派方兰亭去说服他。方兰亭见到石邦杰,毫不留情地痛骂:“为娘的今日来看你,就是来给你指一条正路。现在这样一天天混下去,难道是长久之计?你做过对不住穷人的事没有?啊,给我说说!” 石邦杰听了娘的话,率领 300 余人加入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还担任了八路军五团某队队长,可惜在战斗中牺牲。 有人可能觉得,方兰亭在革命工作中或许会更注重自身的舒适和便利。但事实并非如此。1947 年春,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方兰亭带着三个孩子负责家属队撤离。组织给她配了一匹马代步,她却让人杀了马给全体队员改善伙食。路上过黄河时,小船说能先送她一家过河,她坚决拒绝,坚持让家属们先过,誓与大家共患难。后来,她通过熟悉的负责人,帮助 200 多名群众安全过河。 在之后的日子里,方兰亭还以动员参军荣立一等功,淮海战役时收军鞋支前荣立三等功。1964 年,方兰亭离世。 回顾方兰亭的一生,从她卖女换粮给战士,到劝降土匪,再到带领家属队撤离时的无私抉择,每一个举动都展现出她坚定的革命信念和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她用实际行动,生动地诠释了共产党人的无私和大爱,这样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尊重和怀念。
这样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尊重和怀念
任莉来说事
2025-04-11 16:10:09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