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3月9日,海军一干部因不满被撤职,愤怒之下炸毁“广州号”驱逐舰,舰上133名海军官兵壮烈牺牲。 1978年的中国海军,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驱逐舰作为海军的主力舰艇,肩负着保卫海疆的重任。“广州号”驱逐舰是当时最先进的舰艇之一,装备了导弹、火炮和电子设备,被誉为国之重器。它不仅是技术的象征,更是官兵们汗水和智慧的结晶,承载着国家和人民的期望。那时候,海军官兵们都以能登上“广州号”为荣,因为这艘舰代表了中国海军的实力和未来。 3月9日这天,“广州号”停靠在南海某军港,舰上官兵正在为次日的任务做准备。这次任务非同小可——护送李先念副总理前往相关海域。任务的重要性让每个人都打起十二分精神,弹药被运进弹仓,油料加满,设备反复检查,一切都按部就班进行着。谁也没想到,这竟是“广州号”最后的平静时光。 傍晚时分,任务准备接近尾声。官兵们终于能喘口气,聚在食堂吃饭,气氛轻松了不少。然而,一声巨响突然打破了平静,舰体猛烈震动,爆炸的气浪掀翻了甲板上的物品。火势迅速蔓延,浓烟弥漫,舰上顿时陷入混乱。副舰长马育飞迅速组织灭火和救援,士兵们拿起灭火器冲向火源,可火势太大,根本压不下去。 没过多久,弹药库内的弹药引发了第二次爆炸,威力更加惊人。舰体被撕裂,海水涌入,船身开始倾斜。面对舰艇下沉的危急局面,马育飞果断下令弃舰。官兵们互相搀扶跳入海中,海水冰冷刺骨,爆炸的余波还在耳边回荡。岸上的救援队紧急出动,救生艇在海面穿梭,捞回一个个筋疲力尽的幸存者。可惜,仍有133名官兵没能逃出来,随着舰艇沉没,他们永远留在了海底。 爆炸发生后,军方立刻封锁码头,展开调查。一开始,大家怀疑是外部敌人搞破坏,毕竟当时中越关系紧张,越南特工的可能性不小。但中央派来的调查组冷静分析,决定从内部查起。他们发现弹药库大门有被撬开的痕迹,地上散落着几枚弹壳,线索指向了内部人员。 调查组把重点放在水武分队和深水炸弹班,因为只有他们能接触到深水炸弹。经过排查,发现深水炸弹仓库的钥匙少了一把。负责保管钥匙的班长回忆,事发当晚,赖三羊借口要用小刀,拿走了钥匙串。调查组顺藤摸瓜,确认赖三羊利用这把钥匙潜入仓库,引爆了深水炸弹。他在爆炸中当场丧命,案件因主犯已死,只能以死无对证告终。 赖三羊的行为,完全是个人恩怨和报复心理在作祟。他曾是“广州号”上的干部,原本前途不错。可因为和家乡女友的感情问题,导致女友自杀,部队对他进行了严厉处分:开除党籍、开除干部、开除军籍,还要遣送回乡。面对这样的惩罚,他非但没反思,反而把怨气撒在部队和战友身上,觉得是领导害了他,心里的恨意越积越多,最终走上了极端。 赖三羊出生在四川一个穷山村,从小家里条件不好,对大海有种特别的向往。参军后,他靠着努力爬到干部位置,本该珍惜机会,可感情上的失控毁了一切。他的报复不仅葬送了自己,还搭上了133条无辜的命,代价实在太大了。 “广州号”的沉没,对海军来说是个沉重打击。这艘舰艇是当时最先进的代表,损失的不只是钱和装备,更是战斗力。海军在一段时间内都缓不过劲来,护航任务也只能调整计划。更大的伤痛,是133名官兵的牺牲。他们的家人一夜之间失去了顶梁柱,孩子没了爸,妻子没了丈夫,那种撕心裂肺的痛,外人很难想象。 这事还暴露了军队管理上的问题。赖三羊能这么轻易拿到钥匙、进弹药库,说明安全措施有漏洞。事件之后,海军痛定思痛,调整了管理制度,加强了安全防范,总算堵住了类似的窟窿。赖三羊的名字,也成了部队里的反面教材,被反复提起。
1943年,7900名从中国战场抽调出来的日军老兵,正坐船前往新几内亚,半路遭到
【12评论】【1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