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是如何评价周总理的?他说:“我的接班人第三个是周恩来,这个同志在国际活动方面比我强,但他有个弱点……” 毛主席和周总理的缘分,得从1926年说起。那时候广州,国共合作还算凑合,但中山舰事件后,蒋介石的野心露头了。毛主席和周总理都看不惯蒋介石的做派,聊着聊着就有了交集。到了1930年,周总理到了江西苏区,看见毛主席带着红军打仗,那叫一个厉害,硬是在敌人围剿下杀出条血路。周总理心里明白,这位老兄军事上真有两把刷子。 再往后,1935年的遵义会议是个大转折。当时红军被打得七零八落,周总理站出来力挺毛主席,让他管军事。这一支持,直接把毛主席推上了核心位置,也救了红军。从这时候起,俩人的关系就不是一般的同志情了,简直是革命路上的铁搭档。 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关系,不光是工作上的配合,私下里也挺感人。周总理特别护着毛主席,不管是在陕北窑洞里躲敌人轰炸,还是重庆谈判时面对老蒋的算计,他总是先想着毛主席的安全。毛主席呢,也不是不领情。1961年建军节晚会,天冷得要命,毛主席站在寒风里等周总理,俩人一块儿进场,这画面想想都暖心。 这种互相照应的情谊,贯穿了他们几十年。毛主席打仗厉害,周总理管后勤外交,两人分工明确,谁也离不开谁。可以说,没周总理在旁边盯着,毛主席的不少计划还真不一定能成。 毛主席对周总理的评价,最有名的一句就是:“我的接班人第三个是周恩来,这个同志在国际活动方面比我强,但他有个弱点……”这话是毛主席跟外宾聊天时说的,挺正式的。先说“接班人第三”,这得掰扯掰扯。毛主席心里其实有过好几个人选,比如刘少奇、林彪,但周总理排第三,不是没道理。 为啥这么说?周总理的能力摆在那儿,尤其是外交上。新中国刚成立时,国际上没人待见咱,周总理当外交部长,靠着聪明脑袋和儒雅作风,生生给中国闯出了名声。毛主席自己也承认,他在军事和国内战略上是把好手,可外交这块,他还真不如周总理玩得转。这句“比我强”,是真心夸奖,没掺水。 可这话里还有个“弱点”,到底啥意思?毛主席没细说,但从他一贯的性格看,估计跟周总理的“好人”属性有关。毛主席觉得周总理太善良、太宽厚了,这在政治斗争里不一定是好事。比如党内吵架的时候,周总理总爱当和事佬,想把矛盾抹平,而不是硬碰硬。毛主席呢,性格更刚烈,喜欢斗争到底,所以他可能觉得周总理这点有点“软”。 但这“弱点”听着像批评,其实也有赞美的意思。毛主席知道周总理的好脾气是真性情,能服众,能团结人。这种性格在乱世里难得,毛主席嘴上不说,心里肯定是认可的。 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合作,最大的特点就是互补。毛主席擅长军事和国内政策,脑子里全是战略大局;周总理呢,外交和内务一把抓,尤其是建国后当总理,把国家建设搞得井井有条。毛主席说过:“这么大的国家,没了恩来,怎么建得起来?”这话不是随便说的,是真觉得周总理不可替代。 就拿外交来说,周总理在国际上混得风生水起,像抗美援朝谈判、万隆会议,那都是他的高光时刻。毛主席心里清楚,自己脾气火爆,真去跟外国人吵,估计得砸桌子,可周总理不一样,他能笑着把对手绕晕。这份本事,毛主席是真佩服。 到了晚年,俩人都老了,身体也不好,但感情没变。1975年,毛主席要做白内障手术,周总理自己都病得不行了,还硬撑着去医院守着。1976年周总理去世,毛主席因为病重没去追悼会,但那份难过谁都能猜到。没过8个月,毛主席也走了。这俩人,简直像约定好了一样,一前一后离开。 从这些事看,毛主席对周总理的感情不是一般的深。评价里那点“弱点”,根本动摇不了他对周总理的信任和依赖。 周总理在毛主席心中的地位,总结起来就是:能力上没得挑,感情上更是亲近。毛主席嘴上说他是“接班人第三”,但实际行动里,周总理的重要性不比前两个差。建国后那么大事儿,哪件离得开周总理?毛主席心里门儿清,这个同志不光是帮手,更是知己。 那句“弱点”的说法,其实是毛主席对周总理性格的调侃,带点老大哥看小弟的味道。毛主席自己斗争性强,看周总理这么温和,可能有点不习惯,但绝不是瞧不上,反而是欣赏他跟自己不一样的风格。
贺老总和彭老总都是共和国的开国元帅,他们的性格迥然不同。贺老总绿林出身,讲义气,
【1评论】【7点赞】
励志前行
伟大领袖毛主席,伟大的周总理 流芳百世功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