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旺报》日前发文写道:“长期以来,台湾或认为大陆迟早将走上民主化道路,或认为大陆将重蹈苏联崩溃覆辙,这些都是不了解大陆的战略定力与自我改革的能力。 殊不知大陆改革开放后,民众高度认同中共体制,支持‘协商式民主’,政权稳定度可能超过西方式民主国家,台湾需要从深层重新认识中国大陆。” 2024年台湾地区的“高考”引发了广泛关注,并暴露出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在一则街头视频中,记者向台湾高中生提问中国历史相关内容时,部分考生表示中国史在考试中只出现过一两道题,甚至有考生回应道:“中国史是什么?”这一现象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讨论。 国民党籍的民代柯志恩也关注到,台湾的高等教育情况发生了变化,台大、新竹清华大学此前公布了首批“108课纲”下学生的大学表现,结果显示他们的平均成绩下滑了9%至20%。许多中小学教师也对此表示担忧,认为学生的基础能力明显下降,纷纷怀念过去的学生,认为他们的水平更高。 但问题不仅仅在于基础能力的下降,事实上,台湾的“108课纲”自2019年实施以来,已经进入了第五个年头。台湾的基础教育中,小学阶段没有涉及中国历史的内容,初中的历史课程仅有3个单元涉及中国历史,约占18个单元的1/6。 更令人堪忧的是,历史课纲中的“同心圆史观”将“台湾史”置于核心,而中国历史却被排除在外。外圈的内容变成了东亚史和世界史,这样的结构使得台湾学生对中国的悠久历史和文化知之甚少,甚至对自己的文化认同产生疑问。 台湾著名作家王丰对此现象提出了深刻的批评。他指出,不论台湾人是否承认自己是中国人,事实上,这个地理上与中国大陆仅相隔一百多海里的小岛,居然是全世界最不了解中国大陆的地方之一。 近年来,台湾社会对大陆的认知出现了严重的偏差。这种偏差不仅体现在对大陆发展道路的误判上,更反映在一些民众根深蒂固的优越感中。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认知偏差不仅没有得到有效纠正,反而在某些政治力量的刻意引导下愈发扩大,最终形成了一道难以跨越的认知鸿沟。 当下的台湾社会,"民主自由"这面旗帜正在经受着严峻的考验。曾几何时,台湾引以为傲的民主制度,如今却在"绿色恐怖"的阴影下显得岌岌可危。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其说是制度本身的失败,不如说是民主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在台湾,一些人动辄以民主自由为由对大陆进行批评,但却对岛内日益严重的言论管控选择性失明,这种双重标准本身就是对民主精神的亵渎。 回溯历史,台湾社会对大陆的认知长期存在两个重大误区。第一个误区是认为大陆终将走上西式民主道路。这种判断源于对西方政治制度的盲目崇拜,忽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独特性和有效性。第二个误区是预期大陆会重蹈苏联解体的覆辙。这种预期反映出某些人对大陆国情认识的严重不足,完全低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自我革新能力。 这些认知误区的形成,与台湾部分民众长期以来的优越心态密不可分。在看待大陆事务时,一些人习惯性地采用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大陆的要求苛刻到近乎苛责,而对台湾自身问题却往往采取宽容甚至放任的态度。这种双重标准不仅无助于两岸关系的改善,反而加深了隔阂。 1895年,甲午战争后,清朝在战败中丧失了台湾的控制权,台湾被割让给了日本,这一变化使得台湾与大陆的历史轨迹从此分道扬镳。台湾原本并不直接涉及清朝在北方的战争,但在甲午战败后,清政府决定将台湾割让给日本,这对台湾民众来说是一个难以接受的命运,意味着他们成了无力改变命运的弃儿。 日本的殖民统治持续了五十年,这段历史深深地影响了台湾的社会、文化和政治,几代人的记忆和经验也因此留下了无法抹去的痕迹。与此同时,大陆在这五十年中经历了大量的战乱与动荡。从义和团运动到八国联军侵华,再到国民革命、北伐、中原大战以及抗日战争,几乎可以说,战火几乎从未停止过。而在此期间,台湾相对来说生活较为安定,除了太平洋战争末期的空袭之外,台湾人过着较为平静的生活,对大陆的局势鲜有关心。 有不少台湾人因为第一次访问大陆,彻底改变了他们对大陆的看法,并对大陆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比如曾有一次,深圳举办了两岸关系研讨会,邀请了几位台湾著名大学的学生会主席参加。这些学生大多是第一次通过香港进入大陆,对于“一国两制”并没有深入了解,直到他们亲自体验后,才发现深港之间并非完全一体化,进出香港依然需要旅行证件。通过这次经历,他们对两岸的关系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因为了解大陆,所以热爱大陆。”这种对大陆的理解与认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选择到大陆定居、工作和生活。洪秀柱曾表示,大陆一直强调和平,坚决反对“台独”,并坚持“九二共识”,只要台湾在这个框架下行事,两岸关系便能保持稳定,不至于出现军事冲突。洪秀柱还指出,大陆可以通过经济和外交手段对台湾施加压力,如果大陆真正采取这些手段,台湾会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光是大陆游客减少就足以对台湾的经济造成影响。
台湾《旺报》日前发文写道:“长期以来,台湾或认为大陆迟早将走上民主化道路,或认为
星瑞看历史
2025-04-11 18:32:0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