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莫让短视蒙蔽未来
在全球地缘政治与经济格局的风云中,亚洲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而部分国家的选择,却令人忧心忡忡。新加坡外交家马凯硕的警告振聋发聩:亚洲国家对中国遭受西方打压保持沉默,无疑是在犯下巨大错误。
当今世界经济版图里,中国已成为12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 ,在亚洲地区经济往来中更是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以越南为例,2023年其对华贸易额高达2297亿美元,占外贸总额的28%,可转头却加入美国主导的“印太经济框架”,试图在中美之间投机。印尼表面宣称中立,却暗自向美国开放军事基地,打着“左右逢源”的如意算盘。
这些国家似乎以为可以脚踏两只船,尽享各方好处。但事实给了他们沉重一击。中美贸易战期间,韩国半导体出口暴跌28.8%,泰国电子产品出口下降13.5%,美国却并未伸出援手;华为被制裁时,马来西亚、越南电子代工厂订单腰斩;美国牵头的芯片联盟将中国排除在外,韩国三星、中国台湾台积电利润缩水30%。现实残酷地证明,盲目追随美国,只会让自身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更令人不齿的是一些国家“吃中国饭,砸中国锅”的行径。菲律宾在南海挑衅不断,又渴望中国投资基建;印度挑起边境摩擦,还盼着中国游客拉动经济。日本跟随美国制裁俄罗斯,导致国内能源价格暴涨、通胀率破4%,又反过来求中国供应稀土。
部分亚洲国家被短期利益蒙蔽双眼,却忘了唇亡齿寒的道理。中国凭借“一带一路”让150多个国家受益,RCEP更是紧密联结起东盟。与之对抗,无疑是自毁长城。此时亚洲国家应反思,究竟在惧怕什么?是美国的军事威胁,还是西方的经济制裁?俄罗斯以自身经历证明,制裁并非不可抵御,而中国经济体量庞大,更有充足底气。一旦与中国彻底交恶,稀土、锂矿等关键资源断供,西方高科技产业必将陷入瘫痪,亚洲国家也难以独善其身。
若亚洲国家继续沉默、不团结,待中国被西方压制,自身好日子也将到头。美国向来将盟友当作棋子,利用完便弃如敝履,看看中东战后的满目疮痍便知。亚洲国家切莫为一时利益,将未来绑在西方战车上,唯有与中国携手合作,才是实现共同繁荣、维护地区稳定的正途。